06.14 为什么耳塞不能以价论声的原因,关键在于调音

随着音乐爱好者的增加,以及手机的音质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想为自己选择一款合适的耳机。但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初烧/入门的人来说,如何选择耳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相当部分的人都要走不少弯路,花不少冤枉钱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耳机。希望本系列文章可以帮忙你少走弯路,早日选择到自己适合的耳机。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欢迎讨论,不欢迎喷,谢谢!

耳机选择的误区——以价论声要不得(耳塞篇)

如果大耳以价论声(尤其是各大品牌旗舰次旗舰)基本上靠谱的话,那耳塞基本上就可以说是不靠谱了。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现在耳塞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当然所谓新很多时候就是堆单元的另一种说法而已,2333。但不可否认,和大耳有很多经典产品不一样,耳塞几乎没有一款经典的产品。如果有,反而是像MX500这类中低端塞子(价格好便宜,真货真心少)。这也直接导致耳塞市场的混乱,毕竟没有一款可以称为标杆的产品(老塞子的素质早过时了)。

耳塞市场几乎没有一款像HD600一样经典的耳机

另一方面,国产品牌这些年突飞猛进,新品牌、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在产品定位和宣传上,往往用力过猛,各种夸张,都让人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在耳塞这个产品里,物料成本占比极低,更多的成本是研发和销售成本。对相当多的品牌和产品而言,研发真心不重要,如何糊弄才是真.重要。感觉某些品牌简直恨不得把所有成本都花在销售上,比如…… 这个不能说,挨喷的事,嘿嘿

高端的耳塞,太多都是堆单元的产物

然而,更重要的是:调音!对耳机而言,调音不仅仅是灵魂,也是素质的一部分,良好的调音也有利于单元发挥出最好的潜能。

不得不说。市面上绝大部分耳机的调音都是有问题的!这个绝大部分并不仅仅是指价格低的那些,恰好相反,一些低价的耳机调音并无问题。恰好是很多高价的耳机,调音曲线极为扭曲,完全不能正确的反映录音,与hifi丝毫没有关系可言。

在音箱领域,任何高端厂家都会把音箱自由场的理想曲线(也就是一条直线)做为自己的理想目标曲线,在调音时尽量接近而不是远离这条曲线。各大家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讲,也从哪个角度与接近而已。违背这个基本的调音理念的厂家是得不到市场和用户的承认的,也不敢自称是hifi音箱了。

自由场下的音箱和耳机理想调音曲线

对耳机而言,因为有耳廓和耳道影响,自由场中的一条直线会变成如上图所示的一条曲线。然而,由于耳机不会受到环境影响,著名的声学实验室----哈曼实验室的研究表明,耳机应该符合以下曲线更为适宜:

对大耳领域,所有的经典大耳都会遵循上图这条曲线进行调音,差异不会过大。不管是KK、009、R10、T1、K812、HD600、DT880、HE1000、HE6等,均是如此。它们的特色,其实也是与曲线有意无意的差异所带来的(基本上有意居多)。由于接近目标曲线,所以它们对各种音乐重播的能力也都非常强,而且声音准确度高,这也是它们能成为经典大耳的原因之一。

著名大耳T1的曲线

上图为著名的拜亚动力的动圈旗舰耳机T1的曲线,可以看出它是基本符合哈曼曲线(黑色那条)要求的。然而,当我们把眼光由大耳转到入耳上时,我们会很惊奇的发现,几乎市面的所有知名耳机曲线都和上面那条黑线相差甚远。

AKG K3003的曲线,和理想曲线(黑色那条)差别很大

除了上面这只,很多知名塞子曲线也同样如此,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查相关网站公布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讨论耳塞的声音和其价格,实际上就成了盲人摸象的行为了。和目标曲线差距大的结果是,很少有一只耳塞可以像经典大耳一样通吃大部分音乐,而且其声音与录音相差甚大,有经验的老烧友基本上都能听出来。最终的大象(上图黑线所示)和象腿、象鼻、象脚都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也导致耳塞市场上的以价论声的观点盛行的原因:在没有标准时,价格反而成了一个最好的衡量标准了。其实入耳耳机的价格很大程度上讲仅仅只是其单元素质、品牌、做工、佩戴等的综合体验的结果,而非调音好坏。

著名的耳机公司音特美的ER4耳机,简称小四

这种情况也成就了音特美ER4这只耳机,这只20余年前出品的单动铁,现在售价2500元左右,而且佩戴极其奇葩,却至今仍有自己固定的粉丝群。音特美专门有自己的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并发表其相应的曲线。根据更新的曲线修正ER4的调音版本:

说实话,笔者并不喜欢小四,其佩戴真心让人受不了。但是,不可否则,它的声音自有其魅力!反观市面上的大部分耳机,能符合理想曲线的可以说少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