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小说:是祸是福全凭一张嘴,小道士赚钱有道,两壶花雕回道观

“我是谁?哈哈哈。”中年乞丐大笑起来,笑得何等的放肆,笑得何等凄凉,“什么又是胡言乱语,难道有违那些虚假传道的便是胡言乱语,难道一言惹得所谓的正道丢了脸的便是胡言乱语。放他娘的狗屁!臭不可闻!”

挥剑指去,这是江宁第一次拿剑指人,可笑的是手中这把桃木剑,刚刚还是被指之人的。

“你究竟是谁?”江宁恼怒地再次问道。他恼怒的倒不是对方骂那些玄门正道,而是气对方所答非所问。

中年乞丐慢悠悠地伸出右手,叠在一起的双指,食指在桃木剑剑身轻轻曲指一弹,直接把江宁震得剑柄脱手,左手双指顺势一夹,将掉落下来的桃木剑夹在指间。

“哼!看来赵平羽什么也没教你。”中年乞丐没来由地冷哼一声,“到底心存芥蒂。”

江宁怔怔地站在原处,看着空空的手掌,转而又看向这个邋里邋遢的乞丐,简直不敢相信。

“很久以前,这把桃木剑的主人也曾指着我,但是他最终没有下手。”中年乞丐双眼看向前方的青砖墙面,似在回想以往。突然仰头看向江宁,仍夹着桃木剑的左手微微抬起:“拿着吧。”

江宁已是越来越看不懂眼前的这名乞丐,脑中如同浆糊般,就为了绕过天香院,才走进这偏僻弄堂,却又遇到如此怪事。脑中胡思乱想着,但右手已经慢吞吞地伸了出去,试探性的握住剑柄。

松开左手双指,中年乞丐笑了笑,特别像是多年后见到故人时的笑容:“走吧。”

说实在的,江宁的确有点害怕,偏僻的巷道、怪异的乞丐、违逆的话语、高深的手段,所有的直觉都在告诉他,快点跑。现在忽然从对方口中听见“走吧”,江宁没有丝毫犹豫,拔腿就跑。

“呵呵,也许这就是命,想绕也绕不过。”看着江宁消逝的背影,中年乞丐喃喃地说道。

转过墙角,江宁继续狂奔着,直至出了巷道,往后一瞧,才半弯着身子大口喘气到。腹中暗骂:“大白天的,居然撞到鬼,看来回去还得多诵读几遍《三千光印经》。” 但当低头看到手中的桃木剑时,脸上立马又泛起了灿烂的笑容。

抬头望了望日头,时间已是不早,得快点赶回道观,可心中不免思虑道:“自己是出来给师父买酒的,现在连个酒壶都没有,唉,得琢磨琢磨,否则像上次一样空着肚子跪一晚上,可受不了。”

掂了掂手中的三文钱,江宁沉着脸走在路上,道观中的香火钱少的可怜,偶尔一两个善男信女来求姻缘,或者中年无后的夫妇来求子,放下一两个铜板。还好道观只有师父、师兄和扫地的周叔以及他四个而已,饶是这样,一月当中也有一两天四人望米缸兴叹,可师父仍是无酒不欢。亏得师兄砍柴去卖,才勉强补贴点用度。

“诶哟!”

“我的钱。”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在吵闹的街道上响起。

“臭道士,你没长眼睛呀。”女孩气势汹汹,涨红着脸斥责道,紫色的绣花鞋狠狠踩住一枚铜板。

刚想去捡最后一文钱的江宁,猛得缩回手,自己的手指差点便遭了殃。顺着绣花鞋、白色绸裤、粉色罗裙、淡蓝色的短衫,一张精致灵巧的女孩面孔,映入江宁的眼中。只是此刻女孩正噘着嘴,凤眼怒睁,怒气冲冲地瞪着他。

“看什么看,小心我叫人挖了你的眼睛。”在女孩的身后跟着三名彪形大汉,看那一副腱子肉,普通人一个打三四个不成问题,此时也正凶横地看向他,只等一声令下,便要磨刀霍霍向猪羊。

街市上不少人投来了同情的目光,被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女孩盯上,这小道士看来在劫难逃,谁不知道文丰城内吕赵柳雷四大家族,即使是禹州刺史也得笑脸相迎,道理很简单,人家朝中有人。

蹲在地上的江宁,抬头看着那张粉嫩的脸蛋,可爱是可爱,但他已感到背后发凉。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道士吃饭吃菜也是不能吃亏,江宁脑中稍转,憨笑着说道:“实在是姑娘长得太好看了,小道士看花了眼,迷了心,这才冲撞了姑娘。太上老君见谅,太上老君见谅。”

听到小道士傻傻地说着,又是一副滑稽的表情,“扑哧”一声,小姑娘笑了出来:“别人都说牛鼻子老道油盐不进,教出来的小道士怎么却是滑嘴的小色鬼。”

“果然只要是个女的,管她张得臼头深目还是虎背熊腰,只要可劲得夸她,总不会错,怪不得师父每次解错签,香客正欲破口大骂时,他便用这招,这香火钱不少反多。

不过眼前这个女孩,的确明眸皓齿,煞是好看,一对小梨窝时隐时现。”看到对方一改神色,江宁心中窃喜,站起了身。

“姑娘怎么出口伤人呢,我说得句句都是实话,哪来的油嘴滑舌,这‘小色鬼’的名号又是从何说起,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赏花也好,赏人也罢,重在一个赏字,是以道心赏世间之美,而非俗人之贪色。”

被小道士这么一说,女孩更是心花怒放,本就粉嫩的脸颊上透出一抹淡淡的羞红,先前的那股气早就烟消云散。

跟在她身后的三个大汉直直地看向这个小道士,强忍着没笑出来,心中对他佩服至极。如今的世道,连一个小小的道士都这般能说会道,想想自己,还真是白活了。怪不得至今没人暖床,夜深人静还得靠自己这双手。

“原本你撞到了本小姐,一顿打是逃不了的,不过就看在你这个实话的份上,今天便饶了你。”说话间,女孩挪了挪脚,露出地上的一文钱,“拿去吧,今天我心情好,再赏你十两银子。”

小女孩从腰间掏出一锭银子,抛了过去。十两银子对她来说,根本不放在眼里。

来不及捡起地上的一文钱,江宁的目光随着银子抛来的弧线,准确无误地接入手中,反复摩挲了一番,沉甸甸的感觉真好,怎么看都比道观里那些精雕细琢,颜色斑斓的真君像来得亲切。

瞅着小道士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女孩微微笑到,露出一对浅浅的梨涡:“除了是个小色鬼,还是个小财迷,我看你还是还俗算了。”

江宁倒也不在意,将银子揣入怀中,又弯身捡起地上的那文铜板,毕竟喜新不厌旧,看向对方回道:“姑娘不但人长得好看,心肠更好,我一定在三清像前天天祈福,保准姑娘百病不侵,添福增寿。”

“好了,好了。”女孩打断道,毕竟好话说多了也腻烦。

摆了摆手,向前走去,三名壮汉跟随其后,直至最后一名壮汉走过他身边,硕大的手掌拍了拍江宁的肩膀,紧接着竖起大拇指,眼中投来玩味的目光。

江宁只是嘻嘻笑着。

街道上,本来一些等着看热闹,聚拢起来的人,最后竟只是这个么结果,都无趣地散了开去。

有了这锭银子,师父的花雕就又有着落了,右手伸进怀中摸了摸银子,十两银子啊,这可是江宁有记忆以来,带在身上的最大一笔钱,此刻的他就连走路也神气了许多,倒还真有点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

害怕巷道中,那个乞丐仍待在原处,江宁匆匆打天香楼前快步走过,在酒垆豪气地买了两壶花雕酒。左右手各提着一壶,朝回道观的路上行去。

出了文丰城南门,拐进一片稀疏的林子,走过一座石板桥,远远的,已能看见一片道观,又走了一会儿,依稀瞧见门匾上“元通观”三个字,而在大门的左右侧各挂着一副字联,左边写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中阴阳”,右边则是“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谓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