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2018高考倒計時!考生衝刺期有哪些備戰祕籍?家長該做些什麼?

經過前段時間的複習,眼下已進入高考倒計時。這臨近高考的最後半個月,時間雖短,但作用可不小。對於大讀書學生來講,以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題如何內化為自己的戰鬥值?即將踏上戰場,如何將自己的狀態調整為滿分?對於家長來講,如何做好後勤工作?如何幫助孩子進入最後狀態?

為了幫助考生和家長明確最後階段如何做,中國教育在線為考生準備了“高考前15天的15個備戰秘籍”,為家長準備了飲食住行及備考方面的建議,供參考使用。

致考生:高考前15天的15個備戰秘笈”

考生們只要抓住這15個點,讓你再提20分,趕超幾千人一定不難!

1.反思三模,系統總結

作為高考前最後一個大型模擬考試,相較二模,三模難度通常有所降低,時間多為5月中旬前後。通過模擬考試可以對考生的知識儲備、做題方法、思維習慣有一定的考察檢驗。

但是,由於試題難易度、測試重點不同,模擬考試與高考沒有直接的相關性,考生不要簡單地以模擬考試成績來估計自己的高考成績,不要因模擬考試之勝而驕,也不必因模擬考試之敗而餒。

建議:最後15天,考生要注意反思自己在模擬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找出自己知識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和知識漏洞,加以強化,並結合一模、二模情況進行系統的總結。

2.迴歸課本,鞏固基礎

最後15天,要做到:

(1)帶著思考去,有目的的迴歸課本:我要看什麼?

(2)帶著方法去,有計劃的迴歸課本:我要怎麼看?

(3)帶著總結去,有整理地迴歸課本:我要把什麼提取出來?

所有考點、考題的“根”都在課本上,在打好根基的基礎上掌握適當方法才能靈活應對、舉一反三。但由於語文、英語這兩個學科的特殊性,即便迴歸課本,也最多讀讀文章,為提高效率,這兩科可以更多地迴歸考卷,研究高考真題的出題思路或者答題要點。

3.對照考綱,查漏補缺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最後15天,考生要根據各科目的《考試大綱》做好系統回顧,冷靜地回想自己還有哪些知識點不熟、不會,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考點,要加強落實解決,可以向同學和老師求助。

與此同時,切忌將問題擴大,若遇到確實無法短時內弄清楚的問題,要有所取捨。

4.再戰錯題,避免失分

回顧自己的錯題本會發現,自己最常出錯、最常丟分的內容會集中出現在某一類題、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上,多是因為某種思考方式、做題習慣。這說明考生在這一部分題型、知識或思考方式上有不足,而且已經形成了習慣。

這種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常見而又可惜,最後15天,要在錯題回顧中查漏補缺、反思高頻問題,避免非智力失分點。

5.調整心態,保持平和

高考是一場長期戰鬥,應該是一以貫之的堅持、努力、認真,中間也有需要激情滿滿奮力衝刺的時候,但最後15天,是一個回顧總結的過程,不用太亢奮,無須太緊張,也不能太放鬆。

在最後這15天,讓自己儘量保持一個平和、平靜的狀態,有序規劃剩下的時間和要做的事情,並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完成。

6.均衡飲食,營養健康

高考飲食不但要注重營養,還要健康,注意預防因食物不潔而引起胃腸疾病,這樣才更有助於順利地度過高考。飲食應做到“三搭配”,即主食副食搭配、粗糧細糧搭配、幹稀食物搭配。同時,還要注意餐次的佈局,三餐均不宜過飽,但又要能量充足,可以在兩餐間適當補充些點心。

考前最忌食譜大變,按照自己習慣的日常飲食適當加強營養就好,切記不要大魚大肉大補。平時要多喝開水,加強身體代謝,排出體內廢物。

7.合理作息,保證睡眠

備戰高考的過程中,免不了有考生開夜車,距離高考百日前後的衝刺階段,這樣拼一把也是不為過的。但到最後15天,切記不要疲勞戰。

建議考生可以睡前冥想或者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放鬆自己的神經,結合高考時間安排調整自己的生物鐘,每天8小時,規律作息,保證自己的睡眠。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是十分有道理的,睡的好才更有助於自己的好狀態。

8.適度鍛鍊,勞逸結合

如果在教室裡、試題堆裡待久了感到腦袋僵化,不妨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在校園或附近的公園廣場,做一些慢跑、散步的有氧運動。

在運動的過程中慢慢調整呼吸、放鬆自己的心情,狀態好才能效率更高。但不要做高強度的運動,以免過於疲勞。

9.適當做題,保持手感

高考進入最後階段,仍舊做大量的題或者索性什麼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同學們不能把自己累著更不能停止練習。

做題很講究手感,尤其是英語和文綜,考前這段時間應是提分最快的時期,考生要儘可能多背一些知識點。數學和理綜就要回歸課本,做一些基礎的綜合訓練,保持手熱。

提醒大家磨槍歸磨槍,但不要寄希望在最後的這幾天,從你看到這篇文章起的每一天都要保持做題熱度。

10.克服緊張,相信自己

考試一半靠心態,經過高中三年的學習,每個高考考生都可以說是身經百戰,對於考試本身的經驗、技巧或者說是考題,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體驗和收穫。

走到最後的關卡,最重要的就是客服緊張情緒,高考的難度和平時模擬題的難度相差無幾,大家要保持平常心,相信自己。實在感覺緊張的話可以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告訴自己一定沒問題。

11.由厚到薄,精簡要點

書越讀越薄,知識越學越精,如果把三年的教科書加練習題堆起來那一定厚如山高。大家小小的腦袋裡裝下了這麼多的學識,那麼各個學科的大樓構建成什麼樣了?

每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體系,由章到節,由節到課。建議大家整理歸納學科要點,每天拿出一張白紙,默背知識架構,梳理高考要點。現在是衝刺階段,這個方法會幫助大家穩固每一個學科的基礎。

12.由點及面,引申發散

大家這幾年一定做了大量的習題,這些題多而複雜,同學們要將其歸結成具體的知識結構與方法,這就是所說的點。而面是基礎,看哪些題用到了同一個知識點,這些題又是用了哪一些方法就是所謂的面。

由點及面,就是要大家學會舉一反三,將這些總結出來的規律和方法投入到具體的實踐中去,梳理好知識要點之後,總結好方法,試著思維發散,相關的一類題就都能解決。

13.熟悉考場,不慌不亂

高考前幾天,各考點會開放,有些考場離考生的家比較遠,有些路段會出現堵車的現象。建議大家提前一兩天熟悉一下路程,瞭解赴考的時間。

另外,熟悉考場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坐在哪棟教學樓、哪一層、哪一間教室、哪個位置,不要以為每人一座,不找也丟不了。大家最好提前熟悉一下洗手間的位置,高考當天的一分一秒都很寶貴,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件小事上,早一天找到至少當天不心慌。

14.整理物品,列出清單

高考考前,最好由考生親手準備次日要用的東西,家長最好不要代勞,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考生可以自然地把考試當作一個常規環節來準備。

同時,要將物品放進隨身背的書包裡,這樣既方便找到,也能做到了然於胸,增加考試的自信心。需要準備的物品包括:身份證、准考證、文具、手錶、水、眼鏡、紙巾等。不同地方規定可能會有所不同,請考前仔細閱讀考試注意事項!

15.放鬆心情,自信出發

大家都說,每一項考試到最後階段拼的已不再是成績了,而是開始拼體力、拼內心。這話一點不假,如果一個考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應戰,那麼結果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另外,提醒各位考生,高考當天就不要再看書了,如果一定想看的話就看看散文之類的文章,主要以放鬆心情為主。還有,考完一科之後一定不要急於和同學對答案,過去的不用再想,重要的是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場考試,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致家長:孩子的睡、食、行、備要保證

高考前的時間既不要過於“漠不關心”,也不要過於“細膩”,這樣都會令非常“急躁”的孩子感到“意外”。面臨大考孩子的內心都會產生一定的緊張情緒,他們又都處於青春期末端,獨立意識較強,負面情緒也需要宣洩,同時,在備考中有些細節又不能出現失誤,因此,家長在孩子考前要做到粗中有細,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睡:幫助孩子調整生物鐘

對有“挑燈夜戰”習慣的高三學生來說,高考前一週一定要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因為如果睡眠時間太短,反應敏感度、記憶力、思維能力就會隨之受影響。更嚴重的是,由於習慣了現有的作息時間,前夜許多考生會失眠,直接影響到第二天考試的正常發揮。所以,考前家長要幫助考生調整好睡眠時間,保證8個小時睡眠。

溫馨小貼士:為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考試前一天不要參加動作較為劇烈、體能消耗比較大的體育活動,同時不要到離家太遠的地方。還要進行適當的放鬆和休息。

食:飲食均衡最適合考生

“要考試了,得給孩子做點好吃的。”這是家長的普遍想法,而且在高考的衝刺階段,考生們的用腦強度是平時的6~10倍,這時候,如何調配營養,也成了家長關心的問題。於是,有家長到超市和市場買來大魚大肉,結果發現反而容易引起考生食慾不振。也有不少家長希望通過補品、營養品等方式,趕緊給考生“加塞”一些營養,殊不知,這種“關愛”很有可能會害了考生。

清淡飲食、規律飲食是幾乎所有營養專家對高三考生開出的良方,按照均衡營養的要求,每天要保證考生攝取適量的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記住千萬不要貿然打亂孩子原有的飲食習慣!家離考場較遠的考生,家長要事先安排好高考期間的午餐和午休地點。

行:與孩子一起散步鍛鍊

考前的一味苦讀會使大腦產生自我抑制,容易導致學習疲勞,降低學習效率,對考試非常不利。所以,這段時間不要再沿用以往高強度、長時間學習的作息表。適量安排一些娛樂活動和體育鍛煉,同時要注意節制,儘量遠離電視連續劇、網絡遊戲、劇烈的體育活動等,以免過度消耗精力。

所以每年高考前,專家都推薦考生和家長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減壓放鬆。家長可以在起床後陪考生到附近的公園或小區內運動半小時。慢跑、散步都是不錯的鍛鍊方式,運動量要依據考生的身體素質,不宜運動過量。

備:陪孩子提前熟悉考場與準備考試用品

准考證發下來後,明確孩子考點的具體位置,制定出去考點的最佳路線。也可以陪孩子提前去踩點,熟悉一下考點兒環境。

和孩子一起計算好去考點的時間,要考慮堵車因素,預留出足夠的時間。確保每科開考前至少提前半小時到達考點。如果是開車送孩子去考場,可以準備兩張“送考生”的車貼,放在車前和車後。趕考當天注意收聽、收看交通管理部門發佈的公告和路況信息。

備齊考試用品

考試前兩天,家長可督促孩子把考試用品(一般學校會發一套,學生最好多備一套)、准考證、身份證等準備好,統一放入透明的塑料夾中。考試期間(6月7日—8日)每天去考場前都要檢查一遍,看準考證、身份證、2B鉛筆、黑色字跡的簽字筆、直尺、圓規、三角板、橡皮、眼鏡、手錶等是否攜帶齊全。(可按照《准考證》背面所列的考試用具逐一檢查,以防遺漏。)特別提醒考生不要帶手機入考場,還要留意考試時要用的鉛筆是否合乎要求,一旦機讀卡不能識別的話,就會讓孩子因為完全可以避免的小失誤高考失利。

溫馨提示

拿到准考證後,家長最好和考生一起仔細閱讀准考證正反面的信息、《考生須知》和《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按規定參加考試,避免出現失誤和違規等現象。

近幾年來,在高考考點外,都有家長們殷切期盼的身影。對於要不要陪考問題,家長可以提前徵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見。有些孩子不願意父母陪考,家長也不要勉強。

看到這裡,考生和家長們應該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在這個階段,考生要做好最後的衝刺,家長們一定也要做好這幾件事,為孩子的高考助力。

總之,在孩子備考的最後幾天裡,家長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平,同時,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他們的感受,對他們的言行多理解、多包容。這樣才能讓孩子卸下包袱、堅定信心、輕裝上陣,以更好的狀態去面對高考。

(中國教育在線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