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學者:美國對華政策轉變 但未到“遏制”程度

由於特朗普政府在對華貿易政策上日漸強硬,部分學者認為美國對華戰略正由“接觸”(engagement)轉向“遏制”(confine)。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美國主流政治態度尚未達到對華“遏制”的程度。同時,從雙方實力而言,美國目前也難以對華實施“遏制”。

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公共知識分子項目成員、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副教授馬釗表示,對於當前美國對華政策的更加準確的描述是“後接觸時代”。“至少從美國政界的主流來說,沒有到‘遏制’的層次。”他說。

所謂“接觸政策”,是指過去數十年美國政府實行的避免對抗、尋求合作的對華總體戰略。

馬釗在週三舉行的國觀智庫中美關係對話會上說,當下中美關係呈現出全面、複雜、影響重大等特徵,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對華“遏制”很難成為現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美在經貿層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他援引洛杉磯聯儲的一項調查結果稱,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每1美元產品中,有大約45美分(價值)歸屬美國。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陳琪表示,美國是否對華轉向“遏制”,關鍵要看目前美國是否具有這樣的能力。他認為,當前美國遏制中國的能力越來越弱,這與20年前有很大不同。

“美國已經在幾份重要報告中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但特朗普是否會在各個方面跟進推出具體政策,目前還不是很清楚。並且,特朗普不是以系統化戰略思維見長的人。”陳琪說。

他指出,特朗普政府反覆多變的政策已經嚴重削弱了美國的國家信用,因而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和行動號召力迅速下降。相較之下,中國更有信心應對中美關係的挑戰。“根本性地解決中美關係矛盾是一個長遠的努力目標,我們只能階段性評估應對特朗普政府的辦法。”

馬釗認為,當下中美關係衝突面佔據了主導地位,過往雙方關係中的合作面並沒有形成增長點。他表示,要應對目前面臨的挑戰,中國可以考慮在“以不變應萬變”的基礎上主動設立議題,爭取雙方共同合作。

馬釗在當天的講演中還指出,特朗普的成功當選與美國國內政治生態的變化是緊密相連的,特色鮮明的特朗普的出現有其深厚的歷史背景。

從政治層面上講,特朗普是共和黨過去二十年間話語和政策的集合與頂點。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共和黨集體右轉,在國內和國際諸多問題上採取了與以往不同的政策導向,其中包括強調對移民的嚴控、拆解政府內的監管部門、弱化對國際社會的承諾等。這股“右轉”風向得到了媒體和黨內派系的助力。

經濟層面上,過去三十年,美國經濟完成了從製造資本主義到金融資本主義的轉型。儘管美國仍總體上保持著發展的勢頭,但製造業的衰落和華爾街的繁榮導致的結構性變化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如製造業外流、中產階級飽受打擊等等。

馬釗說,針對美國國內出現“中產階級憂鬱”和“藍領階級憂慮 ”等現象,民主黨遲遲未能就這一問題給出解決方案,一些以傳統制造業為支柱的關鍵州開始轉向共和黨,最終促成了特朗普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