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用一笔一线去追逐心中那个诗意的梦



他的画大多画的是野径、田园中的植物,如蒲公英、南瓜、葫芦等,或是乡间、田野中的草虫,如蝈蝈、蟋蟀、蚱蜢等。





他说这是一个充满乐趣与感动的创作过程,一笔一笔地勾描,一线一线地塑型,去追逐心中那个诗意的梦。





姚秀明:1966年5月出生,山东兰陵人。先后毕业于信阳陆军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师从刘大为、王天胜、任惠中、袁武诸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笔人物画研究生班,导师唐勇力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原济南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秘书长、原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作培训基地特聘教授。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他的传统基本功深厚,主攻国画人物,兼画山水、花鸟,工、写皆能。他的工笔画,无论是主题创作的军旅人物,还是墨趣生动的工笔花鸟,信手拈来的花花草草、昆虫禽鸟,常常充溢着两宋的古典气息,或浓或淡,点点染染,不难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事物的细致入微,特别是那些表现野逸之气的花草和昆虫,生动逼真,自然天成。





做为与具有宫廷趣味的黄筌相比照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所表现的主要是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体现一种高迈志向及野逸风格。放低视点,俯下身来去描绘那些乡野或江湖风味的自然物,这是徐熙开创的一种工笔花鸟画传统,这一传统受到宋代文人的大力推崇,并成为后来文人花鸟画的重要价值取向。





他热爱大自然,经常深入山野之中,体验乡民近似原生态般的古老生活,寻找艺术表现之灵感。每次写生回来,他的收获颇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平添了一份与生活贴近的质朴情怀与生命激情。





姚秀明工笔花鸟画中的植物多是生长于北方的,这或许与他自幼生活在乡间有关,他的家乡在山东苍山,漫山遍野的闲花野草,还有雀跃在期间灵性十足的禽鸟、蹦蹦跳跳的昆虫……





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之中,他通过这些自幼就在其身边触目可见的草虫果疏等,描述的是自己与这些植物成长的经历,状写他们经受阳光、雨露、风霜、雨雪的历程。





这些植物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带给人无尽的遐想与渴念,因为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印迹和饱满丰盈的生命气息。这是一部有关自然土地上万物生长的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