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照片:二战初期,占领了“欧洲粮仓”的德军,时不时能宰头猪吃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的是打仗用钱如流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是要吃饱才有精力干仗。当德军入侵乌克兰,他们看到,当地农村百姓生活是简朴的,屋边建个灶,稻草就能把饭烧熟。我不禁就想了,深入苏联腹地的德军,是怎样解决伙食问题的呢?


有些人说二战中的德国是骡马上的帝国,他们真的像本图的后勤部队一样,完全用马拉物资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相比低地国家和法国,苏联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很差,而且标准还跟西欧不统一,但德国仍会利用火车和汽车,调配各类补给到达战区,分派给集团军,再由他们分派到各师,各师下属部队派人用马将物资拉回。比如,面包、巧克力、茶等。但有一项,尽管德国有庞大的后勤系统,仍是难以解决的。
那就是新鲜食品。光吃罐头,会出毛病。还要蔬菜、水果、肉类……才能使人健康。
说起来,他们是有冷冻车的,但并不适合大规模运输。因此,这些食物,都是师军粮管理处在当地购买和征收。
购买与征收并列,就可知,征收乃是无偿的。何况,很多百姓都逃了,他们的猪啊、牛啊,就都是无主之物。今天这组照片,拍摄于巴巴罗萨行动后不久,德军补给还能跟得上。所以,不但德军吃得不错,
就是苏联战俘,也不会太挨饿。不过 ,这也要根据地区来。乌克兰乃是欧洲粮仓,一般情况下,不缺吃的;而昨天我发的一个图集,差不多是相同时间在拉脱维亚拍摄的,那里的苏军战俘,有时就削树皮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