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发生狗咬伤人事件后,不要歧视所有的养狗者,他们也有话说

最近发生了多起孩子被狗咬伤的事件,孩子的伤口触动了天下父母的担心。养狗这个话题又被提及,各种骂养狗人的话也不绝于耳。王先生家所在地的网络论坛上就有这样一个词会不定期总是出现——“狗瘾患者”。王先生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看就像是养狗上瘾的人,这似乎又说不通。

王先生家中养了一只比格犬,属于中型犬。前些天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说养狗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文章未说明这两种需求到底是什么。作为养狗者,王先生的理解心理需求是陪伴。生理需求如果不是骂人的话,可能就类似盲人对于导盲犬的需求,但这要说是生存需求可能更合适些。

对于复杂的成人社会来说,狗其实就是一个纯真的伴,但养狗这件事其实又很复杂。

当有朋友说想养狗,王先生第一个就会奉劝,“你要考虑好。”身边有很多朋友在孩子有意愿的情况下开始养狗。对于孩子来说,狗会是需要他们照顾的更小的“孩子”。每天都想睡懒觉的孩子,会一大早揉着睁不开的眼睛出去遛狗。让孩子从小学会照顾狗,也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耐心。

既然养狗,肯定希望它能够健康成长。而狗的健康也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王先生遛狗时经常会遇到带着厌弃表情躲避狗的人。在王先生看来,不喜欢狗的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觉得狗不卫生,一种是觉得狗危险。这大概也就是对狗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担忧。

人小时候会打疫苗,而正常的养狗者每年都会带狗去打疫苗。这其中包括狂犬、狗瘟、细小等多种可能会导致狗丧命的疾病。疫苗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狗的健康,还能给养狗者省去一些看病的麻烦。(春季是宠物传染病高发的时间,现在宠物医院的收费很贵,有一些给狗做的检查比人在医院做检查的收费还要高。王先生就曾遇到因为不舍得付宠物治病的费用,将宠物丢在医院不要了的事。)

稍微懂得养狗的人每个月还会给狗除虫,包括体外除虫和体内除虫。关于狗的生理健康还有饮食上。有些人可以正常吃的东西,对狗来说却是禁忌。比如巧克力、葡萄、洋葱等。

人说,狗改不了吃屎。但对于养狗者来说,当家里的狗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担心它是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又需要补充这类元素,均衡体内营养。

这些都是养狗者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识。

虽说狗是人的伴,但其实狗更需要人的陪伴。长期关在笼子里的狗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小时候曾经被遗弃或者被虐待过的狗,更可能留下一生的阴影。

对于主人来说,狗会经常出现让焦躁愤怒的行为。比如主人出门一趟回来之后,发现家中的鞋子被咬烂、茶几上的零食被吃、忘了收起来的钱被撕碎、地板上有狗的大小便……这每一件事都可能会让主人想动手打狗,而打狗这件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像王先生一样普通的养狗者来说,宠物行为矫正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这其中也有主人需要知道的知识。最近在《奇葩大会》上看到一位专业从事宠物行为矫正工作的人,他说了一个故事。一只狗曾经长期被人在笼中圈养,它还有喜欢吃粪便的行为,之前的养狗者每次发现这种情况就会打它。当这位宠物行为矫正者开始遇到这只狗时,带它到野外玩。发现这只狗为了避免自己被打,当到达了一处地方后,会现自己找到一定范围内所有的粪便,然后都吃掉。它以为人没有看到那些粪便后自己就不会挨打。宠物行为矫正者花了很长时间矫正这只狗的行为,就是在每次当狗看到粪便准备要吃时,就会喂它最爱的火腿肠,最后这只狗每次看到粪便不会再吃,而是以为自己有火腿肠吃。宠物行为矫正者以为自己成功了,但是当换一个人来带这只狗时,发现它又恢复了以前的行为。这其实是一个可悲的故事。

曾经遭受过人虐待过的狗,可能会从此对人留下阴影,也可能会对人有攻击行为。为了狗的心理健康,养狗者也需要知道一些狗行为的知识,适合健康的训练能够让人与狗更加和谐相处。

不论是养狗还是不养狗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狗伤害人或者人伤害狗的事发生。文明养狗是养狗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人就是不喜欢狗甚至害怕狗,牵着绳子遛狗则可以避免影响到别人。在有的国家,甚至对于人在遛狗时,栓狗绳的长短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在中国,对于这方面的规定和管理还十分缺失。王先生曾经想了解一个市的市民养了多少狗,而这些狗又有多少定期打疫苗,却没有找到一个部门能够给出明确的答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地方立法,对于文明养狗有了一些规定,但在执行上却大打折扣。

就像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对杀人者判处死刑,因为狗伤人的事件就希望全世界的狗都应该灭绝的想法也是不理智的。不是流行说和谐相处吗?人和狗和谐相处其实并不难,这关键还是在人,不仅是养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