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民工在外打拼的10个瞬间,看了心酸,不能再大手大脚花钱攀比了


南京栖霞区一个茶园里,20多个采茶女工挤在简陋狭窄的宿舍里,没有床,就索性直接把被窝放在水泥地上铺成床,但她们都觉得没什么,说干活不能太讲究吃住,能挣到钱养家糊口就行。她们基本都是来自安徽农村的中老年妇女。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一企业宿舍前,河南驻马店籍赵师傅正在屋前冲凉避暑。漂泊在外打工,没有浴室,没有空调,没有冷饮,节衣缩食的他只好借助凉水来消暑降温了。
湖北武汉,几十名老年民工收工午休,聚在大桥下大口吃饭。野外大桥下成了他们的“避暑山庄”。
江苏南京,一处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正顶烈日冒酷暑辛苦劳作。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努力打拼,家人期待的眼神,他们不肯辜负!
山东省日照市,一名建筑女工正在进行模版施工。在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上,她们也顶起了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
河北燕郊一个工地的农民工宿舍里,寒冬里没有暖气,条件艰苦,可是,他们却不怨天尤人,因为他们明白,自己一个人的苦,能换来一家人的甜!
山东青岛,一群衣衫破旧的农民工在午休。他们有的席地而坐,有的直接躺在地上休息,有的渴极了喝水都用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年逾七旬,在家里早是爷爷或奶奶。
浙江省金华市,来自云南省文山州的陈卫友正和妻子合力将一堆沙子装到编织带里。妻子一边干活一边不时逗一逗背着的刚满十个月的小宝。陈卫友说,孩子出生后,生活压力更大了,孩子没人带,只好背在身边。
像这样肩扛手提的农民工,在大江南北都屡见不鲜。蛇皮袋、塑料桶成了许多农民工的标配。塑料桶甚至被称为农民工的“春运神器”,既可以当凳子又可以装东西,简单实用。
贵州省平塘县者密镇,靠给工地装卸大货车背水泥的女工叫罗凤,当时38岁,她已经干了好多年背水泥的活了。她说:“我没有文化,不会干技术活,只能跟男人一样靠卖力气挣钱养家糊口了。”如果你是农民工的孩子,看到父母们外出挥汗如雨、辛苦打拼的10个瞬间,是否有所触动呢?他们挣的可都是血汗钱呀,身为农民工的子女,如果还大手大脚花钱,动辄攀比摆阔,内心是否有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