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兵马俑被村民当枕头,多亏他出手抢救:发现兵马俑第一人辞世


西安临潼区博物馆原馆长赵康民,于2018年5月16日病逝,享年82岁。这是赵康民生前对兵马俑进行修复。原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曾对媒体说:“如果没有赵康民,兵马俑的发现要推迟很多年。”


1974年3月,临潼西杨村村民杨志发等人打井时,发现残破的陶俑,当时无人意识到它能与“世界第八大奇迹”沾边,村民甚至拿去吓老鼠、当枕头。4月25日,赵康民得知消息,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观察。次日,赵康民将这些残俑带回文化馆修复。两个秦武士俑第一次向世人展示。这是赵康民在对兵马俑进行细致修复。
1974年7月,赵康民等专家组成秦俑考古队,进入临潼发掘现场,对一号俑坑试掘。之后,又相继发现了二号坑、三号坑。赵康民在其《考古生涯》中提到: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弥补了这个断裂文明的缺失,对于研究封建帝王的埋葬制度,雕塑艺术,青铜铸造技术等方面特别珍贵。

图为外媒对赵康民逝世的报道,秦兵马俑“发现者”赵康民的名字,在他逝世后为大众所知。长期以来,人们知兵马俑,但对这位专家知之甚少。
1974年发现武士俑后,赵康民当即判断,“这就是秦武士俑陪葬坑”。不过当时还处于特殊时期,害怕国宝被毁的赵康民决定暂时保密,待恰当时机再上报。但回乡探亲的记者蔺安稳发现了此事,出于职业敏感向赵康民了解情况。这是赵康民接受采访的画面。
蔺安稳记者向赵康民了解情况,赵老如实回答了问题。赵老还特别说,“我还没弄清情况前,你千万可别把这事捅出去。”但蔺安稳回京后,写了一篇题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的情况反映,交给了内参。
蔺安稳的内参,受到高层重视,随后拨款,指派考古队于当年冒着酷暑进驻临潼,发掘秦兵马俑,相继对一号俑坑试掘。图为考古专家对兵马俑进行发掘修复。
就这样,秦兵马俑出土,震惊世界。这座丰富的地下宝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图为考古专家对兵马俑进行发掘修复。
1987年,秦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的现世,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还接待过100多位国家元首。图为秦兵马俑出土的战车。
这是普京参观兵马俑。业内普遍认为,赵康民是鉴定和认识兵马俑真正价值的第一人,是鉴定、修复、挖掘兵马俑第一人。当年村民发现残俑后,如果没有遇到赵康民,将可能随意丢弃和破坏,面临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