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清氣化痰丸清熱化痰、理氣止咳是主治痰熱咳嗽的臨床常用方劑

清氣化痰丸主治痰熱咳嗽,痰熱怎麼造成呢,有兩種可能,一種本身痰溼體質本,溼痰鬱而化熱;一種可能呢,本身外邪入裡化熱,然後熱邪煎灼津液為痰,不管哪類原因,總之歸宿到痰熱的形成。那痰熱,這種熱痰在肺,引起肺失宣降就要咳嗽了。

熱痰的特點,痰熱壅肺之後,肺失宣降,咳嗽氣喘、咳喘,咳痰黃稠。典型的痰熱,應該說咳痰黃稠量還是比較多的,主要體現在黃稠特點上,只要有痰,痰就阻滯氣機,可以胸口滿悶,痰熱阻滯氣機,是它的一個特點。
​那痰溼阻滯,造成肺胃之氣上逆,氣急嚴重的可以喘,嘔吐噁心,這也是痰證常見的。痰熱會要擾亂心神,程度較輕呢,體現出一種煩燥,心神不安,煩燥不寧了。這有熱,心煩,是一般熱證都可以發生。這個舌象、脈象呢,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是典型的痰熱證,痰熱證的舌脈表現。所以通過清氣化痰丸的這個證候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是痰的瘀滯部位主要是在肺,造成肺失清肅,連帶引起了胃氣不和、胃氣不和。但因為有熱象,所以邪熱、痰熱擾心,有一些兼證,主要是在肺,是咳吐、咳出來的這個熱痰。

功效:清熱化痰,理氣止咳。

方義分析:本方以二陳湯為基礎加減化裁而成,這個方用膽南星和瓜蔞仁這兩味聯用當君藥。膽南星苦寒的,較強的化痰力量,南星可擅長用風痰,膽南星呢,也能擅長用痰熱了。瓜蔞仁既能夠清化熱痰,也有寬胸作用,寬胸、除滿這個作用。這兩個聯合針對了痰熱咳痰黃稠,甚至於量多,針對性很強。臣藥呢,黃芩、半夏,黃芩擅長於清肺熱、清上焦之熱。在這裡增強膽南星、瓜蔞仁,增強它們的清痰熱作用。半夏呢,二陳湯里君藥,這裡臣藥。它增加這種化痰力量。這畢竟雖然是熱痰,痰來源仍然是一種溼聚成的。半夏呢,燥溼化痰,增加全方的化痰力量,當然整個方劑呢它是屬於涼性的,半夏是溫性的,在這裡,大隊的涼性藥當中,配伍一定的溫性藥,它起到去性取用的作用,留下了它化痰的力量突出這個“用”,抑制了它辛溫燥膩之“性”。這是一個配伍當中揚長避短的一個方法。佐藥呢,這個方里有三味藥,杏仁是苦平,平性藥,寒痰、熱痰,各類痰它都可以使用,平性藥,它有化痰作用,長於降氣,降氣止咳。陳皮能夠理氣、化溼,有助於化痰。枳實在這裡,這個方里枳實可以降氣導滯,又能清熱,偏寒性,加強全方清熱作用,又和陳皮結合呢,能夠增強理氣作用。這個方里茯苓能夠滲溼幫助消痰。薑汁有散水,有助於消痰的作用,還能防止胃氣上逆,因為這個痰溼重了,痰熱可以引起嘔惡,它有和胃作用。這個方實際上是在二陳湯基礎上去掉甘草,再加上清化熱痰的一組藥構成。為什麼去甘草?那要注意這個方里痰量,應該說痰熱,咳痰黃稠,量還是比較多,要去掉甘草。這個方是臨床常用方,代表了咳嗽又有熱痰這種代表性治療方法。


​在臨床用這個方要把握它的配伍特點,它的配伍特點是化痰和理氣清熱並用,或者說化痰理氣清熱並進。有痰,畢竟化痰力量強,化痰為主,治痰要治氣,而且針對熱痰要清熱,所以它是化痰理氣清熱結合的,這是這個方的一個配伍特點。

運用辨證要點:一個是從痰的性質來辨,咳痰黃稠是熱痰的基本表現,胸膈痞悶是反映了痰熱阻滯氣機,所以這個方里它才要陳皮、枳實這些行氣藥結合,胸膈痞悶。從舌象脈象來看,它是典型的痰熱表現。
​隨證加減方面:如果痰多氣急,痰量很多造成咳喘氣急,那要加強清熱解毒,加強排痰這個力量。魚腥草在臨床既能清熱解毒,也有一定的排膿作用,在這裡能夠排痰,協助排痰、清熱。桑白皮是降氣清肺熱這個作用,所以增加降氣平喘,增加排痰清熱這個力量。如果痰膠稠,很難咳出來,由於痰熱,很粘滯,難以咳出來,這種痰稠膠粘難咯,半夏辛溫,往往比較燥,就適當減量,加青黛、葛粉,葛粉化痰,它有化痰作用,也有一定軟堅散結作用,青黛增加這種清熱力量,因為熱邪重了,煎灼津液,容易使痰膠粘難咯。如果胃氣上逆突出,噁心嘔吐比較明顯,可以加竹茹來清化痰熱和胃,加強和胃的力量。如果有痰熱擾心,煩躁不眠,這個方里去黃芩加黃連,加黃連增加清心力量,用梔子清熱利水,增加熱邪從小便排出的出路,而且可以加一些安神藥,遇到心神不安,痰熱擾心,心神不安,可以加黃連、梔子,去黃芩,增加琥珀粉、遠志這一類養心安神的藥。

根據鄧中甲講方劑學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