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高考倒計時,《朗讀者》中哪些可以做作文素材?

由董卿主持的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在五月迎來了它的第二季,就如夏日悄然而至,《朗讀者》第二季也靜悄悄的來臨,當你無意間發現它沒有任何宣傳的播出後,當你看完第二季的每一期節目後,你會發現,它一如既往的擁有底蘊,它一如既往的從平凡的故事中感動著你。

高考臨近,用慣了愛迪生、愛因斯坦、牛頓的故事示例,用爛了屈原以死報國、介子推孝順等萬能素材,在與時俱進網絡發達的現在,我們是不是需要換一種思路,運用一下新的素材呢?

《朗讀者》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都可以運用到我們的寫作當中去,運用得當不僅可以將作文更加立體生動有內涵,也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為何不去試一試呢?

【事例1】

《朗讀者》第一季主題為“遇見”的一場錄製上,節目的最後請來了著名的翻譯家許淵衝,這位從事翻譯工作長達六十年之久的老人,如今已是96歲的高齡,但在談論自己熱愛的翻譯事業時依舊滔滔不絕,說到動情時刻依舊是熱淚盈眶,每一個眼神中都流淌出智慧的光輝。

2007年,許先生得了直腸癌, 醫生說他最多隻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醫生說的那個生命的終點,許先生獲得了世界最高翻譯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老先生豁達地笑說:“看見沒有,這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你可以運用許先生的事例說:我們對許淵衝的理論和譯作可以見仁見智,因人而異,但是他以如此高齡嘔心瀝血,著作等身,為翻譯事業奮鬥終身的雄心壯志,值得我們引為楷模。

【美文美句運用】

陪伴:我想因為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在這個世界上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當然陪伴也是一個很平常的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最後陪伴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像我們的朗讀者,鄭淵潔、喬榛都談到了自己,夫妻之間的陪伴,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選擇無處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海子的選擇;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是海明威的選擇;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是司馬遷的選擇。

如果美麗只是簡單的用來做展示,也許它的意義不是那麼大,但如果美麗,能夠轉化成一種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讓自己變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了。

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軟弱?眼淚有時候是軟弱、有時候是堅強;有時候是懺悔、有時候是寬容;有時候是羞怯、有時候是勇氣;有時候是失敗、有時候是成功。就如同每一個人,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而當我們要謝幕的時候,也將會在別人的淚水裡告別一樣。

告別是一種心情,告別也是一種決定。

南飛的大雁是對北方寒冷的告別;

秋天的落葉是對炎熱夏的告別;

雨季是對乾旱的告別;

彩虹是對風雨的告別;

山重水複後的柳暗花明是對迷失的告別;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豪邁的告別;

每一次的告別,都有一個故事,或激情燃燒,或悽美動人,或驚心動魄。

告別不是遺忘,而是轉身,告別不是放棄,而是開始!

岳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貝多芬的扼住命運的咽喉,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些勇氣都彪炳在史冊上,流傳在故事裡。

勇氣有時候是一瞬間的閃念,有時候是一輩子的執念。

勇氣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些都可以運用到寫作當中去的哦!最後,祝各位高考學子們,旗開得勝,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