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我的精神之路—通往許屯中學的那條小路

我家門前空地邊便是那條黃土小路,小路源於村中一個出口,盡頭是三里外許屯村北的許屯中學。

在老家到村頭扔垃圾的時候,要走十幾米的小路,不經意間,發現村口已被附近人家用樹枝擋住了,因為村中鋪上了水泥板路,這條小路幾乎被冷落了,枯草落葉掩蓋了往昔的容顏。昔日這泥土氣息的小路,路旁有過野花的芬芳,清晨有著一種淡淡的青草味瀰漫在空氣中,冬晨天還黑著村裡三三兩兩學生的足音就驚擾了小路的酣夢,那時多數學生還是喜歡結伴走著上學的,趕上雪天,大家就自覺地從家裡帶把掃帚邊走邊掃,掃出一條通往學校的乾淨的路。這鄉間小路已經成為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僅因為它寧靜,更因為小路的一頭是家一頭是求知的學校,那時學校周圍的村子裡都有一條這樣的小路吧。

許屯中學很小,小得只有三個年級三個班,100多名學生,10多位老師。師生關係純樸融洽,春天校長老師們播種,秋天高粱熟了,師生齊上陣收割,再請人紮成笤帚分到各班。學生渴了就跑到老師辦公室從甕裡舀上半瓢涼水喝,水是從學校菜園裡的井裡打上來的,學生老師都會搖轆轤擔水澆菜潑教室。鄉村有“正月不推頭”的習俗,二月二這天若是上學時間,有的男生就讓老師幫著理髮,老師就利用中午或課間給學生推頭,當然手藝不能和理髮店媲美。那時許屯中學教學質量也是居縣裡前列的,老師教學有法晚上集體備課,學生勤奮好學自帶蠟燭晨讀,音體美運動會一項不落下,外鄉的不少學生也慕名而來求學,許屯中學送出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如今可以說一些行業一些城市都有許屯中學的畢業生。


不知何時許屯中學被合併了,一個鄉只留了一所鄉中,再也沒有了許中。看昔日小路,很少有人走過,阡陌小路落葉片片,掩蓋著歲月的滄桑,只留下一抹淡淡的眷戀與傷感,人們愛說“物是人非”,而我卻覺得是“物非人也非”了,但是思念與記憶依然存在著,初中生活的風風雨雨在這條小路上度過,颳風下雨的憂慮、藍天白雲的歡樂、震天雷聲的恐懼、放學路上的歌聲……,這條小路是我們許屯中學時代的全部,它的平凡和堅持教給我們做人要腳踏實地,它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夢想,掩埋了我們太多的付出,夾雜著我們懵懂的青春,送我們走向遠方。


在小路上走過的日子似一杯淡淡的茶,讓人回味;似夕陽釀出的一片酡紅,讓人慾醉;似家家戶戶飄出的炊煙,讓人懷念。

轉發自我的校友聽雪閣,籍貫獻縣大陳莊鎮,我們都在那所不知名的學校度過了3年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