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苏州河明明在上海,为什么叫“苏州河”?

说起“苏州河”,

很多人会以为这是苏州境内的一条河,

其实,苏州河不在苏州,在上海。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那句扎心的歌词:

苏州河不在苏州,南京路不在南京,就好像你不在我心里一样……自古“套路”扎人心!大写的“服”

一直以来,关于上海的“母亲河”

到底是黄浦江还是苏州河,颇有争议。

苏州河,又名吴淞江,

吴淞江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水系之一,

黄浦江原本也只是其下游的一条支流,

某种程度上,苏州河才是上海的“母亲河”。

那么,上海与吴淞江渊源到底有多深?

吴淞江是如何变身“苏州河”?

苏州河/边走边拍

上海的名称

与吴淞江有直接关系

上海的名称与吴淞江有直接关系。

古代民间把吴淞江上游称为“上海浦”,下游称为“下海浦”。随着年代的推移,“下海浦”因长期不用而被摒弃,而“上海浦”三字却一直沿袭下来,之后“浦”字被省略,留下了“上海”这个地名。

公元前221年的上海地区及周边水道示意图/网络

说起来,上海与吴淞江的渊源颇深。

松江府:吴淞江别称“松江”,这是上海地区古代行政建置,“松江府”的命名来源。

苏州河:上海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黄浦江,但同时也离不开“苏州河”。

沪渎:吴淞江下游近海处,古代被称为“沪渎”。这是上海市简称“沪”的命名来源。

公元1730年的上海地区及周边水道示意图/网络

黄埔夺淞

吴淞江成就了今天的黄浦江

黄浦江与长江的汇流处,为何名叫“ 吴淞口 ”?很多上海人不明白。“吴淞江口”实际已是“黄浦江口”,但古地名被保留,因此仍叫作“吴淞口”。

吴淞江,古称松江或吴江,发源于吴江区松陵镇的太湖瓜泾口。宋时,吴淞江边出现许多小支流,其中就有一条名为“黄浦塘”,它就是黄浦江的前身。

《吴江水考》瓜泾口/旗袍小镇

明永乐年间吴淞江一带水患成灾。户部尚书夏原吉去治理太湖水患。夏原吉提出了“以浦代淞”的治水方法。将太湖水引入黄埔塘后汇入长江,从此,黄浦塘取代了吴淞江成了干流。

“黄浦夺淞”示意图/网络

苏州河是小名

官方从未承认这一名称

首先明确“苏州河”,其实只是吴淞江的一段。

上海开埠以后,来沪的外国人发现,溯河往上,乘船可以直达苏州府城,于是,他们称之为“Soochow Greek”,而“苏州河”正是其汉译。

近代英文地图中标注的苏州河/黄浦江的前世今生

1848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展拓英租界条约时,首度在正式文本中将吴淞江称为苏州河,后来上海市区的民众也逐渐接受并习惯了这一称谓。

1848年法文上海地图中苏州河标注/方志上海

不过,说到底苏州河也只是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后的小名而已。今天的地名目录中也没有采用“苏州河”作为正式称谓,一般写作“吴淞江(苏州河)”。

1870年前后的苏州河黄浦江口/网络

上海开埠后

苏州河两岸开启了近代的繁荣

苏州河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是连通富庶江南地区和上海海上贸易的河道。开埠之后,苏州河打破了以往的宁静,变得越来越拥挤、嘈杂、繁忙。

苏州河旧景/网络

随着殖民者在苏州河的两岸拓展他们的势力,河边密密的农田、芦苇、蒿草、杂树慢慢地消退,代之而起的是英国领事馆、礼查饭店、百老汇大厦、文汇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陆大戏院、公济医院大档、邮政局大楼、自来水厂、天后宫、河滨大楼、自来火房、圣约翰书院(后为圣约翰大学)等等各擅胜场的建筑。

苏州河旧景/网络

苏州河,见证了上海发展的漫长历程,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象征。

曾经清澈见鱼

曾经“黑缎带”阴魂不散

苏州河,一条“沉淀了这个城的繁华、往事、传说”的河,同样也沉淀了这座城的所有垃圾。

20世纪初,苏州河水质非常干净。英国工程师曾专门从苏州河11个取水口取出水样化验,结论是苏州河的水质比泰晤士河要干净,稍加处理就可以饮用。

20世纪初的苏州河某段影像/方志上海

自20世纪20年代早期起,苏州河水质开始恶化。两岸工商业蓬勃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至1978年,苏州河全线黑臭。

20世纪80年代苏州河黄浦江口水域/方志上海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就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治理河水。经过多年的整治,同时,随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的转变,如今苏州河由污变清,成了上海的名片!

如今的苏州河/在沪

苏州河虽然不在苏州,但与苏州的渊源也算颇深。有人说她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有人说她是上海的外婆河,不管怎样,她永远是上海的兴亡起落见证者!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方志上海、黄浦江的前世今生、在沪、爱上海、旗袍小镇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看见苏州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