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南宋》这样的历史纪录片是怎样制作的?浙大胡志毅教授揭秘幕后的故事丨名家大课·大肉庄

这两年我国出了不少刷屏级的优秀纪录片,比如《中华文明》、《南宋》等等,它们用

影像的方式向更广大的群众展示了古代历史人文的脉络与精神,让普通人能更简单、更清晰的去了解历史。到现在,纪录片的科教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更多以小见大的纪录片,比如《天下钱塘》、《西湖》等,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而这种我们眼里偏于大众普及的了解历史方式,在专业上称为视觉影像,它其实是现在全球关于历史文化研究的一种十分新颖的研究方法。

△ 前段时间刷屏的纪录片《南宋》

我们眼中一段流畅的历史影像,其实背后云集了大量文史专家的努力。那历史的真相要如何寻找?“记忆”和“形象”为什么是一体的?为什么想要了解一种文化就要去寻找“形象”?历史要怎样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2月17日,大肉庄『名家大课』邀请到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胡志毅教授,他是《中华文明》、《南宋》、《西湖》、《天下钱塘》这些纪录片里面关于宋代文化部分的撰稿人,

这一次,胡老师将给我们带来一场关于视觉影像与南宋文化的讲座。

浙江大学教授

胡志毅

#大肉庄·名家大课#第十九期讲座,大肉庄请到了央视与浙江卫视多部大型纪录片的撰稿人胡志毅教授,来带领我们回忆临安。距离南宋已经过去了近千年,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如何用视觉来感受南宋呢?

胡志毅老师

■ 大肉庄 ·名家大课 ■

讲座主题:临安的记忆——从视觉影像看南宋文化

■ 时间: 2019年2月17日 下午2:00 ■

■ 地点:杭州·大肉庄

注意⚠️本次#大肉庄·名家大课#席位20,员满即止,现场预约仅对ROSE会员开放。

ROSE App扫码下载

精彩内容抢先看

为什么胡志毅老师选择了从视觉影像这个角度去研究南宋的文化呢?其实视觉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几种感觉之一,而观看得来的体验,是人类保存记忆的最重要的途径。从出土的壁画雕塑,到流传至今的书法绘画,其实都是视觉影像的一种,而视觉,是其中一个通向文化记忆的特殊通道

△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宋代市井

我们在研究瓷器的用途的时候,往往都不能只根据器物的外观来判断。而是要寻找与器物年代相近的绘画作品或者壁画,从图像中寻找器物的用途。这种用图像资料来判断器物功用的做法,其实就是视觉影像记忆的一种应用

△ 《文会图》(局部) 宋 徽宗

图中盏托成套的酒盏

△ 北宋影青盏及盏托

大肉庄旧藏

视觉影像记忆在今天的一个重要展示渠道,就是视频。其中关于历史文化的视频,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纪录片了。纪录片对于今天想要了解古代文化的人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而且视频的形式,更加方便不同年龄层的人对历史文化建立起自己的直观感受,对科普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

△ 胡志毅老师撰稿的纪录片

那平时看过这么多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你好奇它们都是怎么拍出来的吗?胡志毅老师就是一位曾经是多部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撰稿人。从2008年央视的大型纪录片《中华文明》、《天下钱塘》,到浙江的形象宣传纪录片《西湖》、《南宋》,都有胡老师留下的身影。想到现场了解一下胡志毅老师对视觉影像和历史文化的看法吗?2月17号,大肉庄名家大课,在杭州与你不见不散!想来现场听课的会员们,赶紧去ROSE

APP,或找客服“小二预约现场听课吧~不能来现场的小伙伴,可以在手机ROSE APP上观看现场直播哦~

讲座预约(主讲人:胡志毅老师

主题:临安的记忆——从视觉影像看南宋文化时间:2月17日 14:00-16:00地点:杭州·大肉庄观看方式:现场 ROSE会员免费预约 限20人 线上 登录 ROSE App 观看直播

会员现场席位预约请联系:小二

招生 | 大肉庄·金缮课

招生 | 大肉庄·金缮plus线下课程第三期要来了,超强阵容

大肉庄·名家大课

禅风与儒韵,郭学雷的南宋吉州窑探秘

大肉庄·名家大课

马云翔:黑色才是正儿八经的中国色

大肉庄·名家大课

汤忠仁:不了解古代,就烧不出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