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吴昌硕的画风,将文人画从神坛带入了寻常百姓之家

吴昌硕的画风是文人画在清朝到民国时候的一个绝响,他将文人画从神坛带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在他的画中,不仅仅只有文人追求的阳春白雪,也有了下里巴人常见的瓜果蔬菜。这个对于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题材百姓喜欢了,传播度更广了,但是他的画里确实很见功力的“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吴昌硕,1844年生,1927年逝世,浙江安吉人。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他的别号很多,缶庐、苦铁、大聋、老击、老苍等。清末曾官江苏安东知县,在任仅一月,后寓上海。中年后始作画,其绘画内容以梅、兰、竹、菊、藤萝、葡萄等为主,取法徐渭、朱耷、李,并受赵之谦、任颐的影响。设色大胆,别开生面,用色混而不脏,艳而不俗,自有一种古朴的美。他把书法用笔融于绘画。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工诗、书法,擅写“石鼓文”,精篆刻,远宗秦汉,近取浙皖精英,自创面目。

光绪三十年(1904)在杭州成立“西泠印社”,被推为杜长。他又能融各家之长,并贯通他的书法、篆刻,创雄健苍劲的风格。对艺术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性格特点”。他的作品诗、书、画、印配合得宜,融为一体,其艺术风尚对我国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对日本影响也很大。

传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杏花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