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富春江畔的船屋-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设计


本项目是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的一组特色船屋客房。酒店坐落在建德富春江畔,梅城古镇东约五公里处,而船屋则“漂浮”在酒店30亩湖面西岸。


“船屋”的概念和形态,源自当地的古老风俗。明初至清中几百年间生活在这里的水上部落–“九姓渔民”,形成独有的船居文化。
五艘船屋横斜在树冠之间,船身三分之二飘在湖面上,轻盈灵动。作为酒店客房,船屋也成为当下一种独特的居住体验,在50平方米的空间内,岸上的船尾作为入口玄关和卫生间。
中间顶部设置天窗成为室内的景框,天光树影共徘徊,时而有飞鸟掠过。船头整面落地窗,即使坐在沙发上亦可感受烟波浩瀚,站上延伸至湖面的超大露台靠着麻绳网栏杆,凭栏远眺,野旷天低树,夜幕降临,江清月近人。
船屋结构采用木结构体系,是场地环境的需要,也是对传统蓬船同宗同源的延续。

结构构件由工厂预制后再现场组装,船屋主体由插入湖底淤泥中的钢管桩提供支撑。施工现场无湿作业无扬尘,清洁简单高效,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建造方式。
拱形的船身结构,由四组三铰拱木拱梁通过五根圆木连接为整体,每组三铰拱由左右两个对称半拱吊装拼接,而每个半拱又由两道十一公分宽的北美花旗松胶合拱梁组合成,拱顶的小交叉真实反应拱结构的对接特征。
采用三铰拱的形式,避免了木材因过度弯曲而产生超限的应力。整个屋面系统保持在拱梁的厚度之中,内部红雪松挂板使用水性清漆保持原木纹理和触感,外部使用了三种尺寸的红雪松木瓦上下微错的铺装方式,质感自然。

拱空间天生的方向性,引导了结构的序列和节奏,建筑内外清晰可见拱梁和圆木构成的完整结构体系。显而易见的结构逻辑和去装饰化设计,展现建筑的结构美学和空间张力。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
总平面图,建筑面积 265㎡
平面图



墙身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