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非洲农村中国杂交水稻丰收,亩产过千斤,印度人眼红不已


这几天,印度在非洲国际示范中心里的一块水稻田上面,正在进行水稻收获,由于水稻大量倒伏,趴在地里,采用的是传统的水稻收获方式。这块地是印度国际水稻研究所在中心里搞里水稻试验田。


他们请了一些妇女,按当地传统办法进行水稻收获。先用镰刀将水稻割下,田里稻桩离地面2寸多高。割下的水稻穗杆一把一把的放在田里。
同时,将一块尼龙编织布铺在地里,举起割下的水稻穗杆打在编织布上面进行脱粒,类似于以前我国农民将水稻穗杆打在半桶里脱粒一样。这里打谷子,没有加席子围起,也没半桶打斗,在空地上打,故掉在地上的谷粒很多,抛撒浪费大。
打到一定程度,编织布上面有足够量的稻粒后,就用簸箕将稻谷盛起。然后对着风向,将簸箕里的稻谷慢慢倒在编织布上,让田里的自然风将稻谷里的渣子吹走。
中国中心也迎来大面积水稻收获,都是收割机进行的。见沉甸甸的谷穗,已将稻梗压变弯弯的,黄澄澄的一片,波澜壮阔,犹如金色的海洋。当地村民们情不自禁地弯腰抚摸起了黄灿灿的稻穗。不言而寓,中国杂交水稻对非洲当地农民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今年收获前,坦桑尼亚农业部的水稻专家也来了。他们来到了示范田,驻足于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前,眼前甸甸的谷穗,不得不让他们信服中国杂交水稻与种植技术的神力。看到看到丰收在望的中国杂交水稻,这位坦桑尼亚的首席水稻专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中国人也也在努力做机械化的的普及,我们越来越多地用上了收割机器。在非洲搞示范农场,当然要用收割机了,否则大片大片的农田,当地黑娃们又懒,谁来收呀。中国人教会他们机械收割可把他们乐坏了。
我们示范中在坦桑田地上取得的高产,可是货正价实的。面积为4.8亩,收获后,一袋一袋的现场过磅。经过实称测单产,亩产量达660公斤,或每公顷10吨。
我们在非洲大地上的守望,也引起了国际关注,每年都有多批国际机构的专家教授到我们农业示范中心来参观交流。印度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可以获得中国杂交水稻的种子和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