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身边的千年古村——林浦村,私藏在福州市的村落风光


福州林浦古村是福建的历史文化名村,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宋帝行宫”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繁复的装饰、精雕细琢的做工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


从诗人张方《醉美林浦村》的诗中,你能感知了这个坐落在福州仓山区城门镇的省级历史文化千年名村。
公交车直达终点站濂江村中心,经当地人指点到了村西头的“石牌坊”前,一座宽约12米、高约7米的“尚书里”四柱三门式牌坊立于古村口。
见牌坊右侧边门额上是“两朝宠命”金字,左侧边门额上是“累世翰林”金字;内门石柱上凿刻着一副“七科八进士传经衍庆,三代五尚书积德流芳”的楹联,外门石柱上是一副“金銮入直笔宣皇泽玉堂增瑞、紫殿承恩衣惹炉香翰苑连芳”的楹联。
正门额上“尚书里”三个金色大字的上端是“圣旨”匾,下端凿刻着明代七位尚书的名讳和官衔。即:祖林观赠南京吏部尚书,加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
父林元美抚州府知府,赠南京吏部尚书,加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员。子瀚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孙庭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赠少保;庭机,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曾孙燫,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烃,南京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在“尚书里”石牌坊的背面是“科第联芳”石刻金字,横额题刻廉江林氏在明清两代的五十名举人和十八名进士的科第功名。
从这座石牌坊上三代五尚书和进士举人的科第题名足见:这座曾是宋帝行营、林浦泰山宫之千年古村的显耀;也足见当地林氏望族人文源脉洲诸绵延,三世五卿,实为闽中之望族。
毗邻“尚书里”石牌坊是狮山村村委会,这是个自然村,大门处挂有“城门镇狮山村党总支”和“城门镇狮山村民委员会”等牌子。仅自然村的村委会就拥有这么一座三层楼的建筑,足以反映这里的村民生活是富裕的。
据记载:林浦村原以村内濂江河取名为濂浦,后因林姓人迁入渐多改名为林浦。林浦村包括狮山、濂江、绍岐、福廉等4个自然村合成。林浦村是个古村,是个犹如乡镇般大的名村。
穿过石牌坊向北行是一座“林桥”,这是座平梁建筑的石构单孔桥。从拍摄的桥头石牌上可见,这座建于宋咸平年间的林桥,曾在明清时期都得以重修过。林桥的桥护栏完好,桥栏板两侧石柱上的石狮、石猴等石雕柱头虽经风雨沧桑的剥蚀而受毁损,但大部分却保存完整。这座即近千年的古桥,迄今依旧是一条通往林浦村的主要人行通道。

林桥旁是一座“杨将军庙”,墙面有“古迹太保殿”嵌入在墙体上。古朴的林桥下,潺潺溪水紧贴村沿而过。古村内的古桥、古亭、古祠堂、古庙宇、古民居、古榕树……,宛如立体画卷,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古村风韵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