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南京城墙已经600多年了,分为京城和外郭城,你知道哪些城门名字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


外郭城墙开有19座城门,栅栏门、江东门、驯象门、小驯象门、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双桥门。
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纳山丘入城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为世界历史之最。

京城城墙修建时间:元至正二十六年-明洪武十九年历时21年,狮子山段城墙,城墙高宽:城高14-26米,城宽7-19.75米,城墙长度:35.267千米,城门水关:开有13座城门,正阳门内二瓮 、通济门内三瓮、聚宝门内三瓮、三山门内三瓮、石城门内二瓮、清凉门内一瓮、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外一瓮、太平门、朝阳门外一瓮;设2座水关,东水关
南京明城墙之所以能有如此的规模和气势,得益于中国数千年城垣建造发展史的深厚基础,是中国冷兵器发展到巅峰状态下开始向火兵器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
南京城墙砖文中的实名制,不仅针对各级政府的官吏们,还对具体烧制城砖的窑匠、人夫以及基层组织者,也提出了用实名的要求。如该项劳役基层组织中的“总甲、甲首、小甲”,均是以实名见诸砖文。府、州、县的官员、吏员、总甲、甲首、小甲、窑匠、人夫,最多的不同责任层面竞达十一级,构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实名制的管理责任体系。

聚宝门是南京城墙内城十三座城门中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的瓮城城门,是京城的正南门,中华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瓮城堡垒,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堡垒瓮城。
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筑于楚威王七年,东汉建安十六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朝阳门原为单孔券门,1928年,国民政府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兴建中山大道时,将朝阳门拆除,把门基挖低,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砖门,并改名为中山门。
玄武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后开城门,开辟于1908年,原名丰润门,位于神策门和解放门、太平门之间,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作为玄武湖公园的西门。
草场门,位于南京城西,是南京明城墙晚清时期增辟的城门之一。草场门因其城内有大片的草场而得名,介于定淮门和清凉门之间。
仪凤门,又称兴中门,是南京明城墙的13座明代内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北下关卢龙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城下建由水洞2座,处于钟阜门与挹江门之间,军事位置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