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行攝中的紅色越南」印在越南人心中的胡志明 隨處可見胡志明像


2017年11月,我去了一趟越南,從河內、峴港到胡志明市,拍攝了近千張圖片,最近整理分類出十幾組,準備陸續發佈。在越南期間,我懷有一種好奇心、新鮮感隨心行走與快速記錄,所以這個系列就起名為“行攝中的紅色越南”。我不是專業旅遊達人,沒有刻意去一些網絡推薦的景點或品嚐各種美食,我多是喜歡轉悠那裡的街頭巷尾,而拍攝到的這些市井民生的畫面也形成了我對越南這個國家的初印象。


來到越南,不得不提胡志明。72年前的12月20日,胡志明發表《全民抗戰號召書》,從此,越南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鬥爭開始了。在這裡胡志明的雕塑、畫像、標語,紅色橫幅隨處可見。在越南,雖然“胡志明思想”不再流行,但“胡志明”依然是越南人日常生活中頻繁出現的符號。如今,越南年輕人心中依然為“胡伯伯”留有空間,但他們的腳步也會邁向另一個方向。
這裡是越南首都河內的巴亭廣場,它在越南就猶如中國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但面積只有天安門廣場的三分之一,是越南舉行集會和節日活動的重要場所,可容納20萬人。巴亭是越南清化的一個鄉,19世紀80年代,在巴亭最早爆發了抗法運動,為了紀念遂以“巴亭”為廣場命名。

在巴亭廣場西端的胡志明紀念堂,是胡志明的安息之地,也是越南人心中最重要的地方。紀念堂前的花崗岩石壁上鐫刻著胡志明的名言“沒有什麼能比獨立、自由更可貴了”。胡志明是越南民主共和國的締造者,越南勞動黨第一任主席,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在當地,他被稱為越南共產黨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越南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導師。
兩名衛兵在胡志明紀念堂前站崗。如果說首都河內是越南的心臟,那麼巴亭廣場可以說是河內的心臟,而這顆心臟的標誌就是胡志明紀念堂。
下午五點整,衛兵正在換崗。
胡志明紀念堂對面的越南國會大廈,國會是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也是越南唯一擁有有立憲權和立法權的機關。
幾名警察在廣場上巡邏。
巡邏的警察與在此跑步的市民。
揹著水管準備給廣場植被澆水的工作人員。
胡志明紀念堂西北是胡志明在河內的舊居,這是政治局會議室及54號房屋,是胡志明開會、接待客人及居住的地方,一名工作人員正在修剪樹枝。
在胡志明舊居的一側,展覽著胡志明曾使用的汽車,這在當時都是最好的車型。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就位於巴亭廣場附近,比很多國家的大使館氣派得多。
社區組織老年人活動,廳內擺放著胡志明像。在首都河內,隨處可見關於胡志明的印跡。
晚間,一當地社區的活動室,胡志明像旁文字的意思是:民族團結大會,紀念越南祖國陣線傳統日。一名老人能聽懂我所說的個別中文字,比如我說我是中國人,我聽他介紹自己是一名越南共產黨員。
河內巷子內的一戶人家,電視里正播放著新聞,應該是當天的會議新聞。
一名老人講著他的過去,他身後的牆面上掛著胡志明與武元甲的照片。
河內的一處廣場,越南女性跳著當地方式的廣場舞。後面是具有“紅色”元素的雕像,在越南,這種“紅色”元素主題雕像隨處可見。
一處雕塑與停車禮讓的宣傳畫。
這種國旗樣式的T恤在越南街頭最常見。
在河內,常見國旗掛於店鋪、民房前,社區街道或有的人家也會掛著黨旗。
三五好友點一杯冰飲料可以聊很久,凳子即是桌子,用來放置杯具。
一處宣傳標語。
宣傳欄中無非是9月2日與8月19日兩個日期。8月19日是八月革命節;而八月革命後的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巴亭廣場念宣佈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結束了八十多年法國統治越南,也結束了千年封建社會的存在,從而此日被稱為越南國慶日。
這裡是河內還劍郡橫街48號革命歷史遺址,胡志明於72年前(1945年)在這裡撰寫《獨立宣言》。
幾名遊客瞭解胡志明的生平,館內陳列著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成員名錄,最顯眼的位置展示著以胡志明為領袖的主要領導人。這裡給我的感覺像是上海的中共一大會址,但不同的是,這裡以介紹胡志明為主。
館內展示《胡志明全集》部分。
這張圖片展示的是,1960年9月5到10日在河內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胡志明當選主席,黎筍當選第一書記。
遺址二樓,這裡是胡志明召開會議的地方。
這裡是胡志明休息的地方。
走出門口,我發現還貼有2015年時的宣傳海報,內容是慶祝八月革命暨九二國慶節70週年。
本期已完。前幾期主要是我所拍攝越南的紅色的一面,之後還有河內的老街文化、漢文化遺蹟、穿奧黛的越南女子、越南第一高樓下的胡志明市、美國在越戰中犯下的罪惡等。如有興趣歡迎關注,我們一同領略南邊的這個紅色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