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炮筒装下美国大兵,德国这门巨炮却不能挽回败局!


1935年,为了突破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希特勒下令研制一种新型超级巨炮。由德国著名的的克虏伯兵工厂承担这一任务。虽然此后德军并未通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但这门巨炮却被用在了苏联战场。


1942年春,克虏伯兵工厂制造完成了800毫米口径的超级巨炮。炮膛内可蹲下一名德国大兵。
希特勒叫它“重型古斯塔夫”。而设计师穆拉为纪念自己的妻子,将巨炮命名为“多拉”[Dora(穆拉妻子的名字)],但德国炮兵则更喜欢叫它“多拉”炮。
“多拉”炮全炮约长43米、宽7米、高12米、重1350吨,几乎是“巴黎大炮”的两倍。
其炮弹也大得惊人,其中榴弹丸重4.81吨。另一种用于破坏混凝土掩蔽部的弹丸则重达7.1吨,内装200公斤炸药。其威力足以击穿3公里以外厚度为850毫米的混凝土墙。
1942年4月,德军进攻克里米亚受挫,德军决定把“多拉”派上战场。多拉大炮向塞城的主要7 个目标进行轰击,共发射48 发炮弹,使塞城化为废墟。其中有一发击毁了埋在岩石下数十米深的一个巨型弹药库。
“多拉”炮的寿命很短,每个炮管只能发射几十发炮弹。造价也很昂贵。二战结束时,“多拉”炮成为苏联红军的战利品,以后又被运到盟军占领区,成为盟军研究巨炮的样品。
这座空前绝后的超级巨炮被盟军拆解,结束了它短暂而奇特的一生。现在来看“多拉”炮是很鸡肋的,但德军还研制了其他先进武器,关注我们下期给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