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德国海捞船7万件中国文物,中国博物馆嫌贵没买,最终归新加坡!

一千多年前,一艘载着六万多件大唐宝物的阿拉伯船,从中国出发后,在苏门答腊海域的勿里洞岛附近遇暗礁而沉没。

宝船在海底沉寂了千年后,于1988年被当地渔民在一处海底沙滩上最先发现了大量散落瓷器。他“满载而归”的渔船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

一位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第一个闻讯赶来,并派人对海底的珍宝进行勘测打捞,确认了这些珍宝文物均来自海底沉睡的一艘古代沉船“黑石号”。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文物打捞工作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如此漫长的周期,我们不难想象这座“海底宝库”里一定有大量文物。最后整理出来的成果也不负众望,有近七万件中国唐朝时期的文物。

其中90%以上为陶瓷物品,以湖南长沙窑的瓷器为主,还有河北邢窑白瓷、河南巩县的白釉绿彩瓷和浙江越窑的青瓷等,种类非常丰富。另外,船上还有30多件铜镜、30件金银器和18件银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后来评论称,这是一次千年前“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

黑石号的复原船模

这艘名为“黑石号”的船上载有大量长沙窑烧制的瓷碗,其中有一个瓷碗上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的印记。考古学家结合对其他器物的考证,确认沉船的年代为9世纪上半叶。也就是说,这艘商船在中国装载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后出发,在勿里洞附近海域触礁沉没,在海底已经沉寂了千年之久。

“黑石”号上的铜镜,约在公元759年制造,被称为“江心镜” 丁刚 摄

这一沉船的打捞被考古学家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年代最久远的深海考古发现之一。沉船系阿拉伯人在东非、阿拉伯、印度沿岸使用的双桅或三桅三角帆船,证实了早期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谭海迪告诉笔者,“黑石号”最突出的意义,就在于它证实了中国与西亚之间确实存在一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出自“黑石号”的瓷碗上写有“湖南道草市石诸孟子有明樊家记“,系长沙窑所制(约公元820—850年)。丁刚 摄

“黑石号”沉船文物打捞消息立刻传遍世界。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几家博物馆曾先后向印尼方面提出购买意向,但当时印尼的开价高达4000万美元,而且打捞方提出必须整体购买,中国博物馆最终不得不放弃。

随后,新加坡圣淘沙公司于2005年筹资3200万美元购得了这批贵重文物。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酒店业已故富商邱德拔的后人为此捐出巨款,购得的所有文物目前大部分落户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亚洲文明博物馆

2017年12月9日,湘江岸边长沙铜官窑遗址,“黑石号”上的162件文物回国,初步拟定一级文物15件(套)、二级文物81件、三级文物60件、一般文物6件。这是迄今为止黑石号文物唯一一次批量“回家”,也是挖掘者蒂尔曼·沃特法手上仅有的最后162件。现在我们来领略一下“黑石号”那些唐朝文物的风采:

铸造錾刻中亚伎乐纹八棱杯(唐)。 丁刚 摄

下面这件超过一米高的大型陶瓷器,是在船尾和一批白釉绿彩陶瓷器一起被发现。超大型的把壶,相信是装饰用。壶身的菱型花叶,显然有异于中国传统纹样,相信是西亚地区的纹饰。专家相信这大型把壶是在河南巩县窑烧制的,烧制年代介于公元825年至850年之间。

“黑石号”上最为震撼的宝物之一“勿里洞大壶”,高逾1米,壶身刻有菱形带花叶纹样,可能为河南巩县窑所制(约公元825—850年)。丁刚 摄

白釉绿彩高足把壶

黑石号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三件青花瓷盘,这是迄今首次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器。解决了唐代已经可以烧造青花瓷的历史悬案,又明确可知青花瓷在当时已经输出海外。

青花瓷盘

黑石号上还出现了带“盈”、“进奉”字款的器物,一般认为,“盈”字款瓷器进入皇室的大盈库,被认为属邢窑产品,是供皇室享用的瓷器。而黑石号上带有“盈”字款的绿釉花口碗应产自河南巩义窑,也就是说带“盈”字款的器物并非邢窑独有。黑石号还有“进奉”款的白釉绿彩瓷,说明“进奉”款的器物也会流入市场。

盈字款盘子

进奉字款盘子

黑石号上还有一部分精美的金银器物,甚至有些图案是前所未见的,很有可能是为了输出海外专门制造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侧面说明了当时海上对外贸易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

葡萄纹镜

汉镜

唐代真子飞霜纹铜镜

银盒

天鹅团金花喋

“卍”字符金碟

八棱胡人伎乐金杯

当然,最庞大的还要数瓷器。据悉,当时打捞出来的56000多件长沙窑瓷中,没有一个雷同的,可见古人极具创造性。

贴塑蘸彩壶

花卉纹碗

鸟纹饰碗

云气纹饰碗

花草纹饰碗

铜红釉纹饰碗

鱼纹碗

诗文碗

鼻饮杯

下面这组器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黑石号上最为经典的瓷器。

大盖罐,高度大概50厘米左右。盖子的弧度和罐身一致,使得这件罐子整体感很强。

重器来了——

黑石号,是一艘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船。下图为船上的储水罐和大盆。罐子大的有一米多高,是越窑产品。

大盆的直径大概在60厘米,虽是实用器物,但看起来很震撼。

这件很漂亮的鱼形器,被命名为“研磨器”。

唐代饮茶和现在不同,是把茶饼碾碎后用水煮来喝的(详细的唐代茶文化,可见陆羽所著《茶经》一书)。这是黑石号船员用的茶碾。

船员用的研磨器组合照

出水的匙、手镯和漆器残片

处于同样的水下环境,西亚器明显地存在比较严重的剥釉现象。严格地说,西亚器是“釉陶器”,中唐器是“瓷器”,自然比西亚釉陶器抗腐蚀。

亮的器物——瓷灯笼和油灯。下图展介里没有具体说明灯笼的窑口,我看是越窑。

黄褐釉香薰,器物大概高十几公分

这只大熏炉,底部造型仿效金属炭盆,顶部塑有人兽形象,熏烟从力士撑开的狮嘴中袅袅飘出......

一组长沙绿釉窑器物

长沙绿釉直口双系罐

绿釉棱腹葫芦形瓶,绿釉水丞,绿釉盖盒

绿釉花口盘,绿釉盏托,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