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坐落于邕江之畔,与青秀山隔江相望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场馆美观


坐落于邕江之畔,与青秀山隔江相望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场馆大气美观,外部弯弯曲曲的钢结构形成山峰造型,线条流畅、气势恢宏;9万平方米的“云棚”,若有阳光直射,即在地面呈现黑白琴键的造型,让人震撼。


项目参考广西特有的喀斯特地貌,通过艺术中心、人工湖、配套工程三大建筑体系,表现出‘山、水、岸’的建筑形态,将广西特有的自然风光以建筑的载体灵活展现。”中建八局广西分公司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生产经理胡眺说。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1.5万平方米,主要包含一座1800个座位的歌剧院、一座1200个座位的音乐厅和一座6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是一个集演艺、会议、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文化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广西重大文化性公共设施、最高级别的艺术表演中心,以及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工匠精神激励着我们创造更多的建筑精品。”胡眺说。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运用了大量的钢结构作为主体,外面安装玻璃幕墙,而且由于建筑外形独特不规则,大跨度、大构件很多,施工难度很大。为此,施工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克了项目建设的难点。
幕墙展开面积约18.8万平方米,主要材料为铝单板、铝型材及超白钢化中空夹胶玻璃。整体屋面造型不规则曲度分布,屋面坡度不一致,局部下层幅度大,钢结构卸载变形极大,对多曲率、异形、无规装饰面的加工及安装精度要求高,铝合金装饰条的对缝连接难度大。
中建八局广西分公司项目部利用先进的3D扫描仪,将钢结构安装实体数据汇聚到计算机模型上,一比一建模,提取构件的加工板块,融合现场的安装误差,将建筑外立面的曲面造型落实到建筑实体,切实观察建筑亮化灯具色温显示效果,做到建筑外立面的完美展示,形成南宁市又一标志性建筑。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不仅土建施工难度大,该中心三个单体室内装修蕴含的创新科技更让人大开眼界。
据介绍,音乐厅在设计时已使用特殊设计,让台上的声音可以传播到大厅的每个角落,演员在这里演奏或演唱均无需使用音响设备,便可让每一名观众享受到听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