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要发展子品牌?

随着国产智能手机的发展和崛起,如今很多人都用上了国产手机,细心的人也都发现了,国内厂商基本上都推出了自家的子品牌,比如华为的荣耀,小米的红米,魅族的魅蓝,VIVO的iQoo,以及OPPO的realme,并且厂商在做宣传的时候,似乎也都对这些子品牌更卖力,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各大手机厂商都要创立子品牌呢?

说起子品牌,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红米、魅蓝、努比亚这几个牌子,它们是最先开始走子品牌道路的,那个时候主攻的是线上电商渠道,大家都喜欢打价格战,当时一款配置不错的、搭载最新技术的手机,只要799~1499这样的价格就能买到,非常的吸引人,比如什么青年良品、年轻人的第一部安卓手机,都是那个时候开始叫的。

厂商打造子品牌,也是为了区分自家产品的档次,比如我们提起华为,首先想到的就是P系列和Mate系列,走的是高端路线,价格偏昂贵,对于厂商自己来说可以塑造形象、进行适量的品牌溢价,那么华为再推出一款千元机,给人的感觉就不太一样了,人们容易产生心理暗示,对这个品牌的档次会有偏见,如果这个情况放在荣耀品牌中,就很容易让人接受了,同理小米和红米也是一样的,今年小米10系列发布后,就开始冲刺高端,中低端档次的产品就使用红米品牌。

子品牌的出现也能更好的服务不同需求的用户,比如OPPO和VIVO非常注重线下的销售,多年以来打造的渠道相当稳固,而喜欢线上消费的用户,大多不太愿意为其买单,还停留在“高价低配、厂妹机”这样的印象中,但是转到线上之后,realme和iQoo这两个品牌的机型,和小米、荣耀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无论是配置还是实际表现,都不输对手,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也更加符合年轻的用户群体,即使是此前OPPO、VIVO不被某些人认可,子品牌的出现,也一定程度减小了距离感。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会问了,为什么三星、苹果这样领军的厂商就没有推出子品牌呢,话说回来,他们也都是进入智能手机市场非常早、国际占有率相当高的品牌,玩起花样也比不过国产厂商,很早就已经有了大批的老用户,如果刻意创立子品牌或许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那么这事谁也说不准的,或许未来就会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