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我献血86次,疫情袭来,为守护乡亲健康,携子义务战“役”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舒三会,今年53岁,家住山西芮城大王镇观庄村。我是一位农民,同时也是一名志愿者。从2004年第一次义务献血开始,15年间,我已经献血86次,先后获得过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和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一星奖。今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为守护父老乡亲们的健康,我不但自己加入了义务抗击疫情的队伍,还把大儿子舒晓华拉到了战“役”一线。至2月23日,我们已在村口守护了20天。


作为一位农民,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2006年,已经39岁的我一个人跑到广东珠海打工,在一家酒店找了份管理的工作。酒店工作平时很忙,但每个月都有四天的休息时间,因我在珠海人生地不熟,每到休息日,总觉得无事可做,内心空虚。期间,经人介绍,我在参加了一次当地的志愿者活动后,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毫不犹豫地提交了申请,成了一名注册志愿者。图为2009年 8月,我在珠海一养老院为老人服务。
在志愿者团队中,我主要负责无偿义务献血这一块。对于义务献血,我比较熟悉,因为在2004年的时候,我就在老家献过血。成为志愿者后,我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对我国医疗缺血的现状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在工作中不但认真组织人员参与献血,还身体力行带头捐献。在珠海,我主要是捐献血小板,一般相隔14天就可以献一次。这张照片是2011年,我在珠海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

这是我2015年获得的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一星奖证书。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是国家用以奖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个人,虽然一星奖是最低的奖项,但这是对我志愿服务的一种肯定。其实,在得到这个奖之后,我还在2016年获得了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获得银奖,说明我自愿献血已经达到了30次以上。
2013年末,因为家中有事,加上自己年龄大了,我离开珠海回到了芮城农村的家里。回家后,我直接和县里的志愿者协会对接上,同时也没有放弃义务献血。但芮城县没有相关设备,无法捐献血小板,我就开始捐献全血,一年基本要捐一到两次,每次400毫升。从第一次献血到目前,我已经无偿义务献血86次。图为我的部分无偿献血证书。其中一张是我2019年去珠海办事时,在曾经熟悉的血站再一次捐献血小板的证书。
回到农村,我一边种地一边做一些农副产品购销。所谓的购销,就是农产品经纪,是从乡亲们手中收一些玉米、香椿、花椒等,然后再推销给外地的客户。我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想方便村里的乡亲把收了的庄稼卖出去,所以这几年来,我也没挣下什么钱,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种地和两个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因为在我的脑海中,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助人的志愿者。图为我一直保存的志愿者证书。

目前,我的家庭一共6口人,我和妻子与两个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儿子儿媳外出打工时,家里就剩下我们夫妻两人。今年春节,孩子们都从外地回来,本想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幸福的团圆年,谁知新冠病毒疫情突然爆发。为阻断疫情扩散,各村在大年初一就及时做了封村措施,在村口设置了监测点,由村干部和村民轮流值守。图为出村的村民在监测点登记信息。
看到疫情形势严峻,我打电话和我们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联系,说是不是可以为疫情防控做点事情,大家在家里也是闲着,出来帮帮忙多少可以缓解一下各村的压力。经过商量后,我们组织了14名志愿者,从2月2日开始,进入了阳城和大王两个乡镇十余个村子的抗疫“一线”,义务协助各村在监测点做体温检测、登记进出人员、喷洒消毒液等工作。图为一位村民开车准备外出办理健康证,我上前查看乘员情况。
我们志愿者分了若干个小组,我带了其中一个,组员一共三个人,除了我,还有我的大儿子和另一名队员王玉民。按照安排,我们一共负责三个村子,每天早上8点到监测点签到执勤,到目前已经19天,每天如此,一天也没有落过。因为各村监测点的条件有限,同时也不想给村里添麻烦,执勤期间,我们都是自备物品,吃饭也是回到自己家中。图为我在监督一名进村的男子填报个人信息。

我的大儿子今年30岁,在上海一家KTV做管理,疫情发生后,单位放了假,他就待在家里没有上班。这孩子从小受到我的影响,也非常有爱心,他看到村里忙着抗击疫情,第一个给村里捐了5000块钱,是村里目前捐款最多的人。我出来义务执勤,他听说后,也嚷嚷着要参加,我觉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对他今后的成长有好处,就把他编入了我的小组。图为我的小组成员和村干部在执勤点合影,左一是我的儿子舒晓华。
从义务无偿献血,到成为一名志愿者,10多年来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总要做点好事,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虽然我是一个小人物,是一名平凡的农民,但每一次付出后,看到得到帮助的人脸上的笑容,我就特别地满足。目前,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或许很快就能过去,我义务防疫的工作也将结束,但我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法定年龄内实现献血100次,这个目标我也希望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