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手书《百字铭》,书法集颜柳之大成,更是至理名言

一、百字铭起源

在中国历史上,《百字铭》曾有过多个版本,最早百字铭为吕洞宾的作品。吕洞宾是唐代著名道士,修行得道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吕洞宾的《百字铭》共二十句话,一句五个字,共有一百字。

吕洞宾《百字铭》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有人认为,吕洞宾的这二十句由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乃至超凡入圣,都说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见地。

二、唐太宗百字铭

唐太宗时,为了修身养性和约束自己,唐太宗李世民在吕洞宾的基础上,主要从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总结了自己的百字铭,在结构上已让为二十句,一百个字。这个版本就是流传比较广的百字铭。

唐太宗百字铭

原文如下:

欲寡精神爽, 思多血气衰。

少饮不乱性, 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 富从俭里来。

温柔终益己, 强暴必招灾。

善处真君子, 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 乖里放些呆。

养性须修善, 欺心莫吃斋。

衙门休出入, 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 闲非口不开。

世人依此语, 灾退福星来。

三、曾国藩手书百字铭

曾国藩(1811年-1872),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一生十分讲求自我约束,修身养性,故对唐太宗的百字铭推崇有加,多次书写。这里就有他书写的唐太宗的百字铭。从自体上看,是临摹的颜柳楷书,内容上是唐太宗的百字铭。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吧:












从这篇书法上,无论是内容还是书法而言,都充分体现了曾国藩作为晚晴重臣,其在为人处世上的自律和严苛,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现在学习。


END———————————————

【作者“收藏学府”,考古学硕士,多年收藏经验,专注“石泉酒玉瓷画”等收藏与投资。如果喜欢,欢迎关注 ,我将持续输出收藏类好文,与您一起“收天下宝藏,藏人生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