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每治癒一例,都會增加一份信心

2月16日,初春午後的陽光暖暖地照在鄖西的大地上。

14時,小林(化名)和病友小芳(化名)一起緩緩地走出鄖西縣安家隔離病區。沐浴著久違的陽光,小林深吸一口氣,然後二人不約而同地轉身向目送他們離開的醫務人員深深地鞠了一躬。

小林是鄖西治癒出院的第11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也是目前病例中高燒持續最久的患者,自住進醫院隔離病區高燒7天才退燒 。

正如鄖西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宋方敏所言,他們每個醫務人員都有一個信念,“每治癒出院一例,我們都會增加一份信心。截至2月15日24時,鄖西已有9人治癒出院,不算今天出院的2例,其中還有2例臨床診斷患者。”

“只要他們在身邊我就不緊張”

小林的主治醫生是感染科醫生王良。王良告訴記者,小林屬於第一批住進隔離病區的患者,也是他治療病例當中最年輕的一位。他主治的病例年齡最大的是76歲,一位相對重症病例是61歲。

重症病例李大叔(化名),入院時除了發燒、咳嗽、嘔吐,還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極易導致呼吸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每隔一小時查看狀況,每天2至3次的科室會診,每天高流量的吸氧,單獨增加了預防血栓的藥物。”王良說,要細之又細,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醫生的細心,患者的信心。剛治癒出院的19歲小一(化名),當被確診以後,剛接受治療時,他一直精神緊張,不讓醫生護士離開他半步。他的父母每天都給醫生打電話詢問情況,醫生護士耐心輔導,給他安慰。

“剛來到隔離病房我很怕,只要他們在身邊我就不緊張了。”小一說,如果沒有醫務人員,他也不敢肯定自己能不能堅持過來。

很多確診患者心理都有負擔,擔心治不好、擔心受歧視。鄖西則把心理干預作為護理的重要一環。“我們要求醫護人員隨時觀察病人的情緒,不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這有利於病情康復。”宋方敏說。

 “我看不清你的臉,但我知道你名字”

“我看不清你的臉,但我知道你名字”。這是昨天治癒出院的患者東大哥(化名)說的。53歲的東大哥走出醫院氣色不錯,顯然他恢復的很好。東大哥告訴記者,在病房的日日夜夜,他雖然看不清醫護人員的臉,但他能看到一雙雙堅定的眼神,他會永遠記得他們的名字。

61歲的王嬸,患有冠心病,剛進醫院時食慾不振,只想喝粥。她的管床護士葉靜芳讓廚房給她一個人開小灶——熬粥,當葉靜芳把粥端到王嬸床邊時, 她還是不想吃,葉靜芳像哄小孩兒一樣鼓勵她,喂她。第一頓吃了半碗,第二頓吃了一碗,直到她慢慢有了胃口,葉靜芳就開始讓廚房給她補充營養。

“這些患者的胃口都不一樣,我們每天都會問徵求他們的意見, 他們一般都會說出3種以上的飯菜,廚房有時會忙不過來,那麼我們就以票數多的標準給他們做,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葉靜芳說。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沒有特效藥,對於絕大部分患者來說,養好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戰勝病毒的重要保證。從抽血到輸液,從餵飯到換衣,從攙扶上廁所到說安慰話……護理人員全包了。每天讓她們最緊張的事兒就是給患者打針。

護士長韓世平說:“她們穿著笨重的防護服,戴著眼罩容易起霧,打針穿刺根本看不清楚血管,全靠手摸。但是她們從來沒有失誤過。”

“有‘桂人’相助,我們對治療更加有信心”

“我是9樓15床的小兵,掐指一算我住進來已經是第8天了。在情人節這個表達愛意的日子裡,我想對你們說聲謝謝!剛才幾個廣西醫生來看我們了,有他們相助,你們可要輪換休息一下哦……”這是2月14日鄖西縣應急救治中心的全體醫護人員收到的最特別的禮物。

不斷的有患者發來感謝信,不斷增加的治癒出院人數,讓公眾增加信心的同時,也給鄖西一線醫務人員增強了鬥志。

“不知道哪天過年,不知道哪天元宵,但知道這是一場硬仗——非常硬的硬仗,我們有信心。”宋方敏已經連續戰鬥了20多天。

“有‘桂人’相助,我們對治療更加有信心。”今天從宋方敏微彎的眼神中能看出他臉上綻放出了笑容。

與此同時,源源不斷的各種支援也增強了鄖西的信心。特別是2月13日中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支援鄖西新冠肺炎防治醫療隊趕到鄖西,14日他們就飛別進入到鄖西縣疫情應急救治中心、縣婦幼保健醫院和安家鄉衛生院隔離病區及縣醫院隔離中心展開戰鬥。

“我們對鄖西的支援沒有設定工作結束時間,直到戰鬥勝利。”醫療分隊的梧州市工人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張春說。

記者在該縣疫情應急救治中心看到,這裡隔離病區病房還使用了智能監測系統,能讓醫護人員更迅速、更直觀地瞭解認知病人的狀態也能減少護理人員直接接觸患者的次數,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同時,鄖西還建立了市級專家遠程會診制度,逐一研判患者病情,及時對症治療。遇疑難患者市級專家會及時趕到現場協助診治。

截至目前,鄖西已設置3家定點醫院,210張床位,285名醫務人員正夜以繼日地奮戰在一線打殺病毒,2500多名縣鄉村醫務工作人員在通力合作參與抗“疫”。

來源:秦楚網 記者 羅偉 特約記者 楊洪霞 通訊員 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