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黄河岸边送子娘娘庙,烧香的村民络绎不绝,据说很灵验


山西省临猗县潘西村西的黄河岸边,有一个建在黄土丘陵上的小庙,仅有一个简易庙门、一间庙堂和一个小广场,看上去有小又简单,但是这样一个小庙每年正月里,却吸引了黄河两岸晋陕豫三省的信众们纷至沓来,甚至还有从海外来的华人,特别是初十庙会这一天前来烧香磕头的人群络绎不绝,沿山的台阶上拉出了一条长长的人流,这小庙里供奉的到底是哪路神仙?吸引了这么多的信众?


据村的刘大爷介绍说,村西黄河岸边的黄土塬上的小庙里供奉着的是神仙,是掌管生儿育女的后土娘娘,几百年来非常灵验,黄河两岸方圆百里的民众对此深信不疑,并且还有很多身边的实例可以证明,每年来求子许愿的人非常多,还愿的善男信女也很多,近几年还吸引了不少海外华人也来朝拜。
潘西村的后土娘娘庙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相传在明朝时候,黄河发大水将上游的荣河后土祠冲毁,祠堂里的建筑木料顺水而下,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夜里梦到后土娘娘托梦无处安身,天明后她在黄河中发现了后土祠的老旧木料,遂告知村民,村民们打捞上来后集资在黄河边上的黄土塬上建起小庙一座,并为后土娘娘重塑金身安放于内,后小庙历经数百年的时间几经毁坏又重建,反复数次,现在的庙宇是1998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后土庙求子的方法很独特,当地村民叫做“拔花”,庙里常年备有红黄两色做成的纸花,前来求子的人们如果想生男孩则拔下一朵黄花,想要女孩便拔下一枝红花,当然事先还需给后土娘娘烧香磕头行跪拜大礼,然后在一个儿女双全的老人招呼下完成拔花程序。
拔花后的行动充满了神秘感,拿到“拔花”之人需小心翼翼的将花藏在胸前的衣服中,然后尽快赶回家去,一路上不能与任何人说话,以免泄露天机,最后将“拔花”供奉在自家的列祖列宗的排位之前才算完成。如愿得子的人们在第二年都会赶来烧香还愿,感谢后土娘娘的灵验。
“拔花”求子的人中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求儿女的,有求子孙的,只要心诚不管家中来谁都一样,后土娘娘非常灵验。图为,烧香祈愿的信众们。
潘西村的娘娘庙没有专门的人管理,村子里的老年人长期在这里义务服务,他们对自己村的娘娘庙十分灵验效果深信不疑。我们碰到了一位50多岁的大哥,背着80多岁的老母亲爬上几十阶台阶,来庙里祭拜后土娘娘为儿女们祈福,老母亲在庙里服务了几十年,今年腿脚不好上不来了,这不儿子就把他背上来了。
娘娘庙会这天村子里和附近的本命年之人都会自发捐款,请来蒲剧团或者锣鼓队在庙前的广场上表演一番,为自己祈福也为庙会助兴表演,增加热闹喜庆的气氛。图为,正在卖力表演的锣鼓队。

潘西村坐落在黄河东岸,村子里的主要经济收入是种植苹果,临猗坡上的苹果因水土的关系品质特别好,畅销全国,给村民们带来了不错的收入,收入高了生活好了,除了改善自家的的居住的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外,也自发的捐款修缮娘娘庙,让村里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更舒适。
正月初十这天虽然下了小雪,可是庙会依然非常热闹,祭祀活动开始前,鞭炮和锣鼓在土山下准备齐整,只待主持人一声令下,点燃鞭炮,敲响锣鼓,盛大的祭祀祈福活动拉开了帷幕。
正月初十这天从凌晨开始,一直到天黑,娘娘庙所在的黄土塬的山间道路上络绎不绝的人流一直不断,这样的场面甚至超过了很多大地方的庙会热闹程度。娘娘庙原址所在的是潘西老村子,因离黄河太近,为了村子的长远发展,前些年村子已经迁到向东2里外的新村了,但是潘西村的村民们依然认为他们的根永远在这黄河边上。

在华夏文明之中黄河流域的人民的信仰中,后土娘娘法力无边,又称後土。源于母系社会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华人之始祖之一!朋友们,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欢迎到黄河边的小庙来看看,也许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黄河湾原创作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黄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