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樂至“疫”線上的“拍檔”:有父子也有夫妻

羅亦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2月14日,四川樂至縣石湍鎮一疫情值守卡點,趙文舉完成體溫監測任務後,與兒子趙帆完成交接班。“做好防護,戴好口罩”“你也是”。幾天來,父子倆都是這樣匆匆相見,但幾句簡單關切問候卻顯溫暖。

趙文舉和趙帆每天還能見面,而回瀾鎮公衛科護士江夏與共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丈夫秦波,至今沒和家裡的兩個小孩見過面、吃過飯。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樂至縣的黨員幹部、醫護人員、公安幹警……逆行而上,用實際行動演繹出一個又一個簡單卻溫暖的“逆行”故事。

上陣“父子兵”

“36.3度,體溫正常,平時注意勤洗手,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請放行。”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石湍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的趙文舉便一直奮戰在防控第一線。由於卡點需24小時執勤,人手相對不足,趙文舉便每天往返於石湍高速路體溫監測點——衛生院——石湍新場交界處體溫監測點之間執勤,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至今沒有休息一天。

趙文舉與趙帆

“上陣不離父子兵”。在趙文舉的影響下,在石湍鎮中心衛生院中藥房工作的兒子趙帆,也加入到一線執勤隊伍,每天負責體溫監測、外來人員登記等。“事情看似很簡單,但不能有半點馬虎。”

幾天來,父子二人只能在交接班時匆匆一見。“注意一點,做好防護”“戴好口罩”“你也是”,幾句簡單的互相問候卻顯溫暖。趙文舉笑著說,現在最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回家和家人好好吃頓飯。

疫線“比翼鳥”

同樣是醫務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回瀾鎮公衛科護士江夏主動申請上一線,投入到醫院風險最高的預檢分診崗位上。

由於衛生院防控物資匱乏,她將家裡備用的紅外線測溫儀帶到單位上,用於預檢分診。每天除日常工作外,她還負責領取發放疫情物資,到街上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

江夏與秦波

2月13日,江夏又一次主動提出申請,前往龍溪鄉集中留觀點工作。“作為一名護士,我想為抗疫做點貢獻。”

而江夏的丈夫秦波,是童家鎮中心衛生院援彝醫生,他主動放棄休假,到醫院發熱門診坐診,與妻子共同奮戰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第一線,至今沒與家裡的兩個孩子見過面,吃過一頓團圓飯。

“打視頻電話也很少,也沒什麼時間。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內心除了想念外,還是有些愧疚。”江夏表示,救死扶傷、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是每一位醫者神聖的天職,他無怨無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