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的產業發展實現了從“單純求溫飽”到“以特色換優勢”、從“靠天吃飯”到“靠科技吃飯”、從“填飽肚子”到“鼓起錢袋子”,如今全市糧食生產連年增收,機械化水平穩步提升,特色產業漸成規模,農民收入急速增長……聚焦70年來全市產業發展成就,一起來看看!

隴南是傳統的農業大市

自然條件獨特

有豐富的光熱水資源

適宜農特產品生長的獨具優勢

近年來,隴南立足資源優勢

緊緊圍繞減貧增收這個核心

深度落實“433”重點工作

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

堅持擴規模、調結構、促轉型

提質量、增效益統籌推進

產業發展之路正越走越穩


“四棵搖錢樹”


武都素有“千年椒鄉”的美譽

“色紅油重、粒大飽滿、麻味醇正、香氣濃郁”

正是武都花椒的天然品質

武都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花椒

生產基地和花椒產品研發中心、商品集散中心

信息發佈中心、價格形成中心

目前,武都全區花椒基地面積穩定在100萬畝

連續保持了花椒主產縣區中產量、產值、品質

和產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佔比“四個全國第一”

受益貧困村245個

8.6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花椒產業實現脫貧

人均花椒增收在1000元左右

核桃是我市傳統的主要林果產業

也是我市覆蓋面最廣、涉及群眾最多

的優勢主導產業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

全市核桃總面積已發展到430萬畝

涉及全市9縣(區)179個鄉鎮

2538個村、42.01萬農戶、195萬農業人口

禮縣蘋果色澤光潤,口感清脆

甜而不膩,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禮縣已基本形成沿西漢水上游兩岸

及其支流60公里的蘋果林帶

覆蓋14個鄉鎮、234個行政村

5.5萬戶、24.7萬人,總面積60.24萬畝

全縣年產蘋果2.75億公斤,產值12億元

蘋果產區戶均果品收入18145元

主產區戶均果品收入36827元

五十年前,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從

阿爾巴尼亞引進並親自栽植了中國第一株橄欖樹

四十年前,不甘貧困的隴南人民

開始在秦巴山深處的白龍江河谷

試種 “總理樹”

如今,地處西部貧困山區的隴南

油橄欖基地面積、鮮果產量

初榨油產量居全國第一

截至目前,隴南已發展油橄欖基地60萬畝

綜合產值達18.2億元

“四個特別特”


隴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緯度形成了獨特的氣候

賦予了隴南中藥材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素有“千年藥鄉”“隴上藥倉”之美稱

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地之一

2018年全市各類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107萬畝

中藥材採挖65.4萬畝

採挖量18.22萬噸,產值21.03億元

藥農人均純收入1663.4元


隴南,中國茶葉生產的最北端區域之一

甘肅省唯一的茶葉產區

截至2018年底,隴南茶園面積覆蓋

文縣、康縣和武都三縣區的

13個鄉鎮、148個村、755個社

涉及2萬戶、9萬多人

茶葉適生區人均茶葉收入2800元

在一些茶葉種植重點村

茶葉收入佔到貧困戶收入的60%以上


走進徽縣


綿延幾十公里的小隴山上

育苗田塊塊相連

田裡大、中、小各種苗木

鬱鬱蔥蔥

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不斷完善特色產業發展思路

持續做大做強做優苗木產業

截至目前

徽縣組建育苗專業合作社83個

發展育苗公司23家

培育育苗示範村80個、育苗專業村96個

育苗面積累計達16萬畝


黑木耳、香菇、天麻……


近年來,我市依託區位優勢

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大力發展食用菌特色產業

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技支撐

推進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



“四個特色養”


近年來,全市大力培育


養雞、養蜂、養豬、養牛

“四個特色養”養殖產業

養殖規模逐年擴大

其中中蜂產業

已發展到36萬箱

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甜蜜事業”


現代農業


一個個標準的設施蔬菜種植及觀光采摘區


依勢而建的遊客接待中心、餐飲服務區……

這些設施和建築

向每一個造訪者展示著一個

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的勃勃生機


近年來,我市依託農村“三變”改革


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

進一步盤活鄉村資源、建設美麗鄉村

提升農業附加值

未來三年,全市還將有

60個田園綜合體陸續建成

與此同時,我市大力發展休閒農業

目前,全市發展休閒農業經營主體1072個

休閒農業從業人數達到1.1萬人

帶動農戶1.5萬戶


旅遊文化產業


抬眼是疊翠的青山,低頭是潺潺的碧水

林間散步有鳥鳴相伴

農家就餐備齊了各種山野菜

寬闊平坦的村內道路上

……

這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走進隴南的一個個美麗鄉村

都可以體驗到


近年來,我市深入挖掘豐富多彩的


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

大力發展以文化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

創建4A級景區13個,數量居全省第二

鄉村旅遊正在成為群眾

增收致富的新型支柱產業


生態工業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生態工業


加快推動有色冶金、醫藥製造

白酒釀造等主導產業轉型升級

金徽礦業成為全國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化示範基地

“兩瓶酒”--金徽和紅川

成為走出甘肅、暢銷全國的優質白酒品牌



如今,隨著生態農業的不斷興起和發展

一條條綠色經濟鏈條正在隴南大地迅速鋪開

成為助力脫貧攻堅

推動隴南高質量發展的

新引擎、新動能、新支撐

未來

隴南可期

(隴南發佈 隴南日報圖/記者 冉創昌 李董 何方 部分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