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她是太后,整日被无数的宫女伺候着,掌管着后宫大权

仁寿宫是当朝太后所居住的宫殿,因而庄严肃穆之中处处显示着一股慈和,正如太后本人,外表慈眉善目,却不乏透露着一股子精明,仿若世间所有的事情都逃不过她一双眼睛。

此刻,太后眯着眼躺在铺着柔顺厚实毯子的贵妃椅上,身后的宫女摇着羽扇,吹出徐徐的微风,让她觉着有些闷热的天气顿时舒爽了不少。

一个宫女徐徐小跑进殿,发出略微的声响,还未靠近太后,便被太后身边得力的嬷嬷华氏给拉到一旁。华嬷嬷看了一眼太后,见她并未睁眼方才舒口气,随后便又看向宫女,轻声斥喝道:“紫苏,你大大咧咧的做什么,没瞧见太后娘娘正在歇息么?打搅了太后娘娘休息,你有几颗脑袋也不够赔罪的。”

宫女紫苏闻言一阵后怕,立马跪下道:“华,华嬷嬷,奴婢不是,不是故意的,实在是,是有事,要,要跟太后娘娘禀报。”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让人听着也不舒服。

华嬷嬷皱着眉,心想着内侍省怎么会把办事如此毛毛躁躁的宫女分配到仁寿宫来,也不怕太后觉着糟心。她弯身将紫苏扶起来,“你不必跪我,我跟你一样不过也是奴婢罢了……”华嬷嬷想指导紫苏几句,但是瞧这紫苏单纯的样子,只怕也不会明白,便也歇了心思,只是道:“罢了,你说有事要跟太后娘娘禀告,究竟是何事?”

“华嬷嬷,是仁寿宫宫外有个坐轮椅的姑娘要给太后请安,奴婢瞧着她眼生,便让她在外面等着,然后奴婢便进来禀告,看太后娘娘是否接见。”紫苏镇了镇心神,将事情说了一通,心里却觉着那姑娘好生奇怪,连姓甚名谁都不告知,只是说要给太后请安。

“太后好不容易休息一会儿,此刻是什么人都不会见的。你出去回了那姑娘,让她稍后再来给太后娘娘请安吧。”近些年来,太后的身子不若往常那般健康,每日都要歇息一会儿方才恢复精气神,此刻说什么也不能让人打搅了去。

“是!”紫苏福身应下,正欲转身出去,却听一声“站住”,回首一瞧正是太后娘娘已从榻椅上起来。紫苏连忙下跪道:“奴婢有罪,打搅太后娘娘,奴婢罪该万死,还请太后恕罪。”

华嬷嬷见太后已经起身了,便走过去服侍。

太后摆摆手示意那小宫女不必如此惊慌,可直起身子方才发现那小宫女还在一处跪着,不着痕迹的叹了口气,自从她贵为皇帝之母后,便一直以和蔼的样貌存在,宫里宫外谁人不知道她太后娘娘是最为慈祥的,可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会对她诚惶诚恐。

“你起来吧,将那位姑娘请进来。”

“是!”紫苏心里有些疑惑,华嬷嬷让她将那姑娘回了,太后却让她将人请进来,那位姑娘究竟是什么身份呐。

“太后,你怎么不好好歇着,何必非得见那位姑娘不可?”华嬷嬷关心太后的身子,因此对她此刻的决定并不赞同。

华氏是跟着太后一道进宫的,可谓是太后除了皇帝儿子之外最信任的人,因此太后对她的擅自发表意见也不在意,而华氏也是因为如此才敢在太后跟前表达自己的意思。

太后浅笑道:“坐着轮椅前来给我请安的人,你说除了云曦还会有谁?”

华嬷嬷这才恍然大悟,“太后的意思是,燕王妃回来了?”

“是啊,云曦回来了,澈儿终于带着她回伊歌了,都已经三年了,我老婆子都已经三年没见着我的孙子好孙媳妇了。”太后笑眯眯的说着。

萧澈是她诸多孙子中最为钟爱的一个,而黎云曦也是她诸多后辈中最为喜爱的一个,更不论黎云曦本身还是她义女连翘的女儿。如今她两个最喜欢的孙辈成为了夫妻,让她怎么能不更加欢喜。

太后的话音刚落,黎云曦的声音便在仁寿宫的大殿内响起。

“孙媳黎云曦给皇祖母请安,望请皇祖母原谅云曦行动不便,不能给您行大礼问安了。”

看见黎云曦的身影,太后脸上的笑意就更明显了。她托着华嬷嬷的手下了榻椅,然后走至黎云曦跟前,瞧着云曦的脸色较之三年前红润了很多,太后便知这三年内自己的孙儿没少费功夫。

“你这丫头三年不回来看哀家,如今一回来,见到哀家开口就说这类子告罪的话,真真是太不懂事了。”太后状似抱怨的说着,可那神情却依旧笑意然然,没有半分不悦。

黎云曦也知太后并非真的责怪她,因此也没说什么恕罪的话,只是浅笑着说道:“曦儿三年未曾在皇祖母跟前尽孝,心里已经甚是愧疚。更怕皇祖母因此责怪曦儿,所以便向皇祖母请罪了。若皇祖母不爱听,那曦儿也不矫情,日后再也不说便是了。”

“当然不能再说了。”太后顺着黎云曦的话说道:“曦儿,早在三年前哀家就曾发过懿旨,说你不用向任何人行礼问安,包括哀家和皇帝。如今这道旨意仍是有效。哀家可不愿意让宝贝孙媳妇受委屈。”

黎云曦闻言甚是感动太后对自己的维护。千言万语她也只能对太后道一句:“孙媳多谢皇祖母厚爱。”

太后见黎云曦不再见外了,这才满意的笑着,“对了,澈儿呢?怎么不见他来跟哀家请安,不是三年没见便不愿意见哀家这个老太婆了吧?”

“皇祖母这可冤枉王爷了,要知道王爷可是最敬重皇祖母的。他之所以没有伴着孙媳来跟皇祖母请安,是因为途中遇见太子殿下,便随着太子殿下先去给父皇请安了。”黎云曦虽然知道太后没有真的计较萧澈不来请安的事情,但还是解释了一番。不过这倒是让她想起太子萧涧如今的状况似乎较之三年前差了点。

提起大孙子萧涧,太后也是一声叹息。“太子这些年很是不容易,如今澈儿回来了,也能帮着他大哥一二,涧儿也能舒心不少了。”

黎云曦很想顺口问一下太子如今在朝中的情况,好可以在日后能帮助萧澈一二,但目光触及眼前的这位老太太,她便把心思歇了下去。太后年轻的时候虽然也曾在当今圣上年幼的时候,帮着摄政,但是如今她退居后宫,对前朝的事情已经不再过问,她又能问出些什么呢,更何况云曦清楚知道她也问不出什么,因为太后不喜妇人过问朝政,不愿妇人遭受她早年的经历,被人说成牝鸡司晨。

“王爷在外三年,也时常觉得对不起父皇和太子哥哥,说是不能为他们分忧,还要让他们包容他的任性……”黎云曦幽幽道:“皇祖母,其实真正该说对不起的是曦儿,若不是我,王爷也不会……”

太后拍拍黎云曦的手,打断她的话,“曦儿,这一切是澈儿的选择,既然他都不觉得后悔,那你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若澈儿知道你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到郁闷,那他会不开心的。哀家不希望看到哀家一贯潇洒的孙儿闷闷不乐,也不喜欢哀家最喜欢的孙媳妇不开心,知道吗?”

黎云曦抬首看向抬首,银发横生的老人家眼里满是对后辈的关爱。她微微颌首:“曦儿知道了,皇祖母放心吧。”

太后欣慰的颌首,“哀家就知道曦儿一贯是最善解人意的,澈儿能娶到你,那是澈儿和皇家的福分。”

黎云曦脸颊微红,“皇祖母过誉了,能嫁给王爷,也是曦儿的福分。”

看着黎云曦娇羞的模样,太后心里高兴极了。虽然澈儿和黎云曦的成婚建立在很多因素之下,但是如今能看到他们二人能琴瑟和谐,那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她觉着开心的呢。多年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呵呵,你们好便好了。来,曦儿,好好跟皇祖母讲讲你跟澈儿在外都做了些什么。”

太后扶着华嬷嬷的手重新坐在了躺椅之上,并让人将黎云曦推至跟前,正欲好好听听黎云曦述说这三年来他们在外的经历,殿外便响起阵阵银铃一般的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