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钩铁划出铜印,千年刻铜的现代流传

现代人总有点印章情怀

在古文化街就有不少刻章店

如果喜欢的话

随时都可以获得一枚喜爱的刻章

不过相比石或者玉制印章

铜制印章就显得很少见了

这就要说到一门很古老的手艺


刻 铜


在篆刻发展的历史中

铜印堪称石印之祖

现在你会发现很多篆刻家

他们所用的材料多是各类石材

但刻铜者却是寥寥

不过在天津市南开区

这门古老的手艺

却依旧有人在不懈传承

并成为了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这门手艺的独特魅力

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


源远流长的刻铜工艺



篆刻这门手艺

虽然有千年的历史

但是篆刻这个词

其实到清代才正式出现

而也正是在清代

石材被广泛推广

才形成了现在篆刻以石材为主体的格局

而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

篆刻的材料非常丰富

除了石材

还有玉、金以及铜



相比起铜材

石材更加柔软

而且因为篆刻时的不确定性

刻出的字体

还会因为石料的崩落

而形成一种意外却自然的美感

但铜不一样

刻铜的难度更大

在下刀之前就要提前进行规划

按照自己的设想,准确找到相应的位置

才能让艺术效果展现出来



因为刻铜的难度很大

因此初学者一般不会问津

而刻铜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王少杰

也是在有了18年石刻篆印的基础上

才正式接触刻铜


刻铜的“规矩”


刻铜,即在非铸造铜器上

直接操刀进行平面篆刻之工艺

以阴文刻、阳文刻及双钩浅刻为主要造型手法

刻铜艺人在铜面上

以中、切、挑、铲等技法

刻出阴阳、虚实、飞白等效果

借以再现书画神韵



在篆刻家的眼中

石料和玉料

就像是一张“宣纸”

篆刻的时候可以自由施展

但是光滑的铜料则不然

如同镜子一般的剖面

很容易让人眼花

因此下刀的时候很容易“指东打西”

最后自然是乱了分寸



为了学习铜印篆刻

王少杰用了一年时间摸索基本技法

又用了很长时间

来摸索篆刻的工具

甚至自己做了一把刻刀

最后又总结出正确的刻铜技巧

才让所刻出来的铜印

在刀劈斧凿、金钩铁划的笔力中

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浑厚内蕴


—END—


编|赵双

综合整理|天津美术网、新浪博客、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