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這5本中國文物書,真讓我大開眼界

如果你沒條件去逛遍中國的各大“國寶級”博物館,

那你至少應該看完今天這個書單。

你會發現,

中國的文物,

只能用“逆天”兩個字來形容!

01《花花朵朵 罈罈罐罐》

沈從文後半生不再寫小說,這一直是小狗心裡的一個遺憾。

但因此,我們反而見到了沈從文在文物上的絕世才華!

他最有名的研究成果,當屬《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而這本《花花朵朵 瓶瓶罐罐》,則是沈從文關於文物,全方位的感悟和體會。

比如,就因為不認同有專家說“古代的漢族男子必須留鬍子”這個觀點,

沈從文就從歷史資料裡,找了一堆文物來考證。

他說,商代銅鼎上的人頭,很多就沒有鬍子,

宋代的古畫,七八十歲的名士也都沒鬍子。

最後得出結論,在古代除了太監,還有很多男人都不留鬍子!

這個人,真的是渾身都有一股認真、偏執的勁兒。

而瞭解過他在文物方面的研究,你才認識了一個完整的沈從文!

02《錦灰堆》

不愧是“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寫的這本書,真的太好玩兒了!

他不像專家那樣,喜歡“嚴肅有內涵”的文物,

反而最喜歡研究、收藏鴿哨、葫蘆、蛐蛐罐……這些小玩意!

還把這些小東西“玩兒”出了大學問,寫成了這麼厚的《錦灰堆》。

就拿常見的葫蘆來說,他不僅聊了葫蘆的種植歷史,

還有葫蘆和書法、雕刻、繪畫的關係,填補了美術史的一部分空缺。

他自己種出來的葫蘆,做成了工藝品,

結果一不小心,就被文物界鑑定成了清朝的古董,用來展覽!

剛翻開書,你可能會疑惑,怎麼有人這麼長篇大論研究小玩意兒,

但看著滿滿的乾貨,你會明白,這字裡行間,明明都是愛啊!

03《撿來的瓷器史》

小狗原來以為,文物都應該是地裡挖的,

沒想到,撿來的一片碎瓷器,就可能是了不起的發現?

這本《撿來的瓷器史》裡,每個章節都是從一片碎瓷片開始的,

從它們身上,作者就能看出它來自哪個時代,用了哪種工藝,

甚至是背後有什麼歷史淵源、文化典故……

旁徵博引,信手拈來!

小狗也是從這些碎片裡才得知,

原來景德鎮的前身叫昌南鎮,就是“china(瓷)”的諧音,

宋真宗酷愛這裡出的瓷器,賜給了它“景德”這個稱號,

後來乾脆就成了“瓷”的代名詞!

總之,這種小中見大,有內容有故事的趣味科普書,請再給我來一沓好嘛!

04《奢華之色》

看完這本書,你會對“奢華”兩個詞有全新的理解。

因為裡面講的,全是金燦燦的金器!!!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愛金字,

所以古人流傳下來的精美金飾,也特別多!

作者為了弄明白這些金飾的品種,跑遍各種博物館,翻了無數文獻。

比如,宋元時,流行過一種弧形大釵,

用三十三對金花筒插起來,像座金光閃閃的橋。

作者翻遍文獻找命名依據,才驗證它真的就叫“橋樑釵”,大概長這樣——

原諒小狗沒怎麼見過世面,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從頭到尾嘴裡只剩了一句話——“哇塞,牛X!”

05《從歷史中醒來》

之前幾本書,可能都是某一方面的專長,而這本書裡——

鳥、麒麟、豹子、長頸鹿,

酒、茶、豆腐、劍,

佛塔、梵鍾、日晷、青銅鼓……

總之,這本書涉及的內容之廣,小狗只能用“無所不包”四個字來形容!

不只是簡單的文物介紹,這本書更喜歡用文物來驗證歷史。

比如《還珠格格》裡的香妃,她到底存不存在,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這本書就從古畫《香妃戎裝像》開始,還原了一個真正的香妃,

她的家族有許多戰功,也很得乾隆喜歡,死後還得到了鄭重的安葬。

如果不看這本書,我印象中的香妃,可能就是電視劇裡的樣子!

這才是真正的大師手法,

不著痕跡,就相當於在你腦海裡,還原了一部另類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