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进入喀斯特山地,追踪中国境内的东黑冠长臂猿群


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靖西县境内,该保护区地处中国与越南交界处的桂西南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是中国14处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惟一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中国G1群东黑冠长臂猿的栖息地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相连。摄影:黄嵩和


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桂西南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也是中国已知的惟一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中国G1群东黑冠长臂猿的栖息地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相连。图:猿群里的两位雌性主人,左边的F1怀抱着两岁的四儿子,右边F3也是F1所生的女儿,F3在2019年10月为猿群诞下第五个孩子。摄影:黄嵩和
目前,全球仅有的140余只东黑冠长臂猿全部栖息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靖西市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交界的一处狭窄原始的喀斯特季雨林地带。东黑冠长臂猿和其他长臂猿一样, 最显著的特征是长长的四肢, 上肢是下肢的1.5 倍长。图:母猿F3怀里的这只幼猿出生于2019年10月,截止2020年1月,它是中国境内的第33只东黑冠长臂猿。摄影:黄嵩和

专家研究认为,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森林的逐步萎缩,以及宋朝时期气候由暖变冷的因素,长臂猿的分布逐渐南移到两广地区的十万大山和云开大山一带。目前,云南、海南和两广地区分布有东黑冠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白眉长臂猿、天行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图: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许多如带叶兜兰这样的珍稀动植物。摄影:黄嵩和
虽然东黑冠长臂猿能直立行走,但这一物种是纯粹的树栖动物。它们敏捷灵活地穿行在林间,犹如杂技高手,在密密匝匝树冠交错形成的天然树桥上荡来荡去,荡跃的距离有时可达八九米之远,就是人类最优秀的体操运动员也无法企及。摄影:黄嵩和
20世纪50年代,东黑冠长臂猿曾被国内权威的灵长类专家宣布已经在野外灭绝,直到2006年,在中越边境进行的一次野外调查发现了它们的踪迹,才让这一物种重回人们的视野。图:母猿F3怀里的这只幼猿出生于2019年10月,截止目前它是中国境内的第33只东黑冠长臂猿。摄影:黄嵩和

在中国,关于长臂猿最早的文字记载,大概是公元4世纪晋朝的袁山松, 其著作《宜都山川记》中记录了长江流域三峡地区长臂猿的栖息状况,唐代诗人李白有“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图:东黑冠长臂猿是以摘食野果、嫩叶为主、兼食鸟类昆虫等的杂食动物,它们经常采食的大青树果实也是果子狸的食物,这只食量惊人的果子狸趁长臂猿不在时,爬上大青树饱食成熟果实。摄影:黄嵩和
东黑冠长臂猿和西黑冠长臂猿虽然同宗,但是地理阻隔使它们在演化中逐渐产生了个体差异。以红河为界,两岸的黑冠长臂猿分别被界定为两个独立的物种,河东的被命名为东黑冠长臂猿。图:东黑冠长臂猿的雄性都是全身黑色,雌性则全身为大面积黄色,手脚掌为黑色,头冠部黑色延伸至背中部。这只未成年雌性幼猿,当它长到9岁左右,毛发就会变为黄色,雄性则一直保持黑色。摄影:黄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