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上的布达拉宫:1941年的包头五当召,小喇嘛气度不凡


1941年5月,内蒙古包头大青山的五当召

五当召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意为“白莲花”。五当蒙语意为“柳树”,因召庙建在柳树繁茂的五当沟峡谷而得名
五当召始建于乾隆十四年,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由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修建
乾隆十四年重修,御赐汉名广觉寺。后又经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修建扩大
五当召的小喇嘛
五当召内的年轻喇嘛
五当召内的中年喇嘛
五当召内的老年喇嘛
五当召内的建筑
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藏传佛教寺庙
它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抗卜楞寺并称我国喇嘛教四大名寺
五当召依山势建造,被群山环抱,规模宏大
召内所有建筑均采用藏式结构:白色、平顶、直墙
召庙主体由六个大殿,三座活佛府和一幢安放历代活佛骨灰的灵堂组成
召内精美的壁画
召内精美的壁画
寺内的门
五当召素有“草原上的布达拉宫”之称,佛学文化深厚,传世文物众多,是佛教信徒拜谒众神之所
五当召附近的帐篷
蒙古族妇人和孩子
盛装的蒙古族孩子
五当召附近的马匹
马匹前的小喇嘛们
气度不凡的小僧人
五当召的喇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