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若非巴斯德的疫苗,人们如何抵御近100%的致死率的疾病

狂犬病,因最早见于家犬得病后暴躁的异常行为而得名。现在的我们早已清楚,狂犬病的发病与狂犬病毒感染有关。

可能是因为人类本身对“狗咬人”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当我们听到有些狗得了病之后会精神失常地乱咬人,而且咬完人之后被咬者也会得这种病时,我们的大脑立刻感知到这份潜在的危险,并记录在记忆库中。

狗得了狂犬病

狗得了狂犬病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来简单看几张动图:

狗得了狂犬病很少会主动去攻击人,一般呈现“病怏怏”态,无精打采,习惯趴在地上,喘着粗气,摇头晃脑,时不时流口水!这种狗的攻击行为,一般是因为它们感受到威胁而采取的攻击态势。当然,也不排除某些狗可能“神经错乱”,看到靠近它的事物就采集攻击的行为。但是,一般来讲,和其保持距离,是不大可能被咬的。

其它动物也可以得狂犬病

除了狗,其它动物也可以得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多物种间共犯的疾病。比如,猫得了狂犬病后,也可以表现出攻击行为,猫个体小,病毒可以迅速占领机体,影响全脑功能,可表现为走路东倒西歪。

而牛也可以得狂犬病,下图中的牛原本也是趴在地上的,但是一看到人靠近它,它就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立刻站了起来,然后四处走动,用吼叫发出警告。我们可以看到它嘴里的唾沫,以及身上得病后消瘦的机体。

人得狂犬病的场景

上世纪,有医生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了一名伊朗狂犬病患者患病直至死亡的过程。

该名男子前侧额部被动物咬伤,然后例行住院治疗。

不久后即出现咽喉部疼痛,出现“恐水”及吞咽恐惧等表现:

再过不久,就出现了“口水”分泌过盛的症状:

然后开始症状加重,疲劳,体力减弱,精神状态不佳:

最终演变成,口吐白沫,昏迷的状态(看它的眼睛)

在处于昏迷状态时的间歇,时有全身肌肉抽搐的表现,所以此时一般会用一根皮带将其手脚进行固定:

如此反反复复,直至昏迷症状越发严重,最后死亡:

为了更好的理解所谓狂犬病的“狂”字的“精髓”,我们通过另外几张狂犬病患者的图片来见识一下:

狂犬病发作是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外界的稍微一点动静,都可以引起脑内的异常发电,进而导致全身性的肌肉抽搐,可谓苦不堪言。

狂犬病病毒

引起狂犬病的罪魁祸首是狂犬病病毒,这种病毒形似子弹状,一端圆凸,一端平整。

狂犬病病毒由两部分组成,外层由脂蛋白包膜和小凸起蛋白等构成,而内部包含着单链RNA。狂犬病病毒并不算顽强,日光、紫外线、甲醛,医用酒精都可轻易将其杀灭,而且加热至100℃,2分钟后即被灭活。

就像其它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进行繁殖一样,狂犬病病毒可通过它自带的小凸起蛋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然后像用钥匙开门一样,进入细胞内。

而细胞内部的酸性环境会将病毒外壳蛋白溶解,释放出病毒的RNA等成分(即RNA加核蛋白N、磷蛋白,PRNA依赖性RNA聚合酶L等)。接着,病毒就借助宿主细胞内的环境,进行繁殖后代,最后组装成新病毒,释放出细胞,去感染新的神经细胞。

虽然狂犬病病毒虽然脆弱,但是它们喜好感染的组织类型,却导致它们令人闻风丧胆。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人体后,习惯在肌肉感受器的神经纤维处聚集并繁殖,最后侵入末梢神经,最后一点点顺着末梢神经到达脊髓和脑。

病毒达到脑之后,大量繁殖,主要侵犯脑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最后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其中尤以唾液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临床上可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狂犬病患者恐水并不是水会对其造成直接损害,而是因为剧烈的吞咽疼痛和困难,会在心理上让病人排斥这种行为。

巴斯德与疫苗

历史上,关于狂犬病的治疗五花八门,比如在神秘色彩浓郁的过去,狂犬病会被认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怪。但是,直到伟大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人类在这场战争中才真正开始逆转。

微生物学之父:路易斯·巴斯德

在微生物学上,巴斯德就如同物理学上的牛顿,被公认为是“微生物学之父”。他本人不仅研制出狂犬病疫苗,还研制出炭疽病、蚕病等疾病的疫苗。如果在他那个年代有诺贝尔奖评选的话,他一个人至少可以拿好几个。

根据当时的相关记录,巴斯德等是这样在做狂犬病研究的:

“他们俯身于一张桌子。一条大狗躺在那里,肌肉痉挛,露出獠牙。虽然采取了预防措施,但如果稍有闪失,他们中的一位就会被解剖刀割伤,含狂犬病病毒的脑髓就可能进入伤口。所以每次实验开始前他们在够得到的地方放上一把装上子弹的左轮手枪....”

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狂犬病毒就存在于狗的脑髓里,他将含有狂犬病毒的注射液注入家兔体内,经过几代培育,将病毒的毒性进行减弱,最终将这种病毒再注射回健康狗的体内,最终获得疫苗。

疫苗接种的场景

总结

狂犬病虽然目前似乎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实际上中国每年仍有几百例患者因此致死。狂犬病显然是一种神经系统特异性感染的典型症状,病毒感染神经系统后,刚开始可在伤口局部引起类似蚂蚁的爬行的异常感,进而肢体麻木,渐渐感染脊髓和脑。而当病毒引起脑的不同区域异常发电时,就出现了这种种“恐怖”的场景!

人们普遍认为,狂犬病患者之所以流口水,是因为病毒伺机逃脱的行为,因为口水里含有丰富的病毒,而恐水表现,则只不过是防止个体以吞咽的方式将口水吞进肚子内,妨碍了病毒的传播。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病毒轻易杀死一个宿主并不利于病毒的传播和壮大,所以,就像天花等疾病一样,狂犬病也算是穷途末路了。当然,人们对它的反扑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狂犬病致死率近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