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华:把根深埋土里,种子能去远方

▲【英】Winifred Nicholson

我们走了很多路

才重新回到童年

自然植物只有形式美,没有内容美,更谈不上精神向度的思想美。当诗人将它们作为意象创造时,就将其人格化了,阿华这组诗即如此。在这里,“短尾铁线莲,和一身/戒备的悬钩子”,成了她“相识多年的知已”(《人间珍贵》),“我和春天的/燕麦草一起焦虑不安”(《寻药记》),“钱线莲很是自负/但它的性格里,真的有如岩石般/坚硬的一面”(《山中所见》)。于是,这些只有形式美的自然植物,在诗里不仅有了生动的形象之美,也有了人的思想之美。

—— 本期荐读:谢克强



把根深埋土里,种子能去远方(组诗)

阿 华


人间珍贵


每个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

见面的人,都会说

你好,遇见你很开心


雪野湖边,我也是这样遇到了

相识多年的知已


它们是短尾铁线莲,和一身

戒备的悬钩子


我拍照留影,告诉远方的友人


“所有的植物,都有着永恒的

善良和慈悲”


我没有说出的是

人间珍贵

我们走了很多路,才重新回到了童年



星河灿烂


蝴蝶和花朵都是修饰,不断的流逝

才是真正的结局


我寻山问水,是想把月光与天涯

铺成一卷吟咏不绝的般若


最疼的宿命里,藏着深情和落花

一起掩埋的

还有我的三千柔肠和一场虚妄


——星河灿烂,那是别人的天堂

你才是我的人间理想



晚风吹花穗


一朵铅灰的云,对着另一朵

绯红的云倾杯


它们都有不被岁月赏识的怠慢


坡地上的植物,在饱饮过雨水之后

是膨胀的,欢愉的


它们的爱与喜欢,总是一心一意


走在夜晚的梨树镇,我总会想起

从前的时光,少年的你


那时候海棠结苞,牵牛正好

屋檐下飞出了蓝翎鸟


——人世美好,我们都在其中



寻药记


在时间曲折的线性中,我和春天的

燕麦草一起焦虑不安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这话有些骄情,但事实

的确如此


我颓废,苍白,软弱

春天不事稼穑,秋天不问收割


还没从一个黑夜走出,就又进入

下一个更深的黑夜


那一地的碎影落花,可以证明

时间给我带来的伤害


卸不下灵魂的栅栏,我就只好

一天服一粒药丸



玫瑰经


关于嫁接和栽培,我更相信

一朵玫瑰的理想主义


它们搬来雨水,弹起旧琴

把对白和沉默,送给消失的爱人


“……人最擅长的,无非是

虚张声势”


其实,世间所有的离别都是

后会无期


一朵玫瑰,比我们更了解

一件事物的破碎


“美好有时会微微倾斜,就好像

一个人低头吻另一个人”



问 荆


作为蕨类的一种,问荆自有它的

神奇之处


“……它们枝条分节,就像是

一棵棵袖珍的竹子”


喜忧参半的黄昏,流水带着

落花远去


问荆在喧嚣处,为绿肥红廋的

春天,唱着挽歌


“相聚和分离同样漫长,有人伸开

双臂,搂住的却是虚空”


很多时候,问荆是欢腾的火

也是沉默的灰


它的一生,也有说不出口的秘密

它的一生,也有挽不回的遗憾


——除了凋零,没有盛开



山中所见


蟋蟀草的天真,无可比拟

它觉得所有走过的路,最后都能

成为美丽的彩虹


钱线莲很是自负

但它的性格里,真的有如岩石般

坚硬的一面


“所有的植物,都各争其时

各安其命”


对它们来说,最好的光阴

就是看了斜阳,又看新月


对它们来说,最好的结果

就是把根深埋土里,种子能去远方



诗作者

阿华,1968年生,山东威海人。曾获首届红高粱诗歌奖,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出版有诗集《香蒲记》。


▲【英】Winifred Nicholson▼

Winifred Nicholson (1893- 1981),是英国女画家,是一位色彩大师。她形成了一种个人印象主义风格,专注于绘画家庭生活中的小物品和窗外看到的风景。



头条诗人是《中国诗歌》纸刊坚持了十年的名牌栏目。2008年设立以来,每月刊发一位实力诗人的作品,已累计刊发

120位。并从中诞生了10届闻一多诗歌奖得主。

2019年伊始,我们决定换一种玩法。每个月由《中国诗歌》编辑部初选出4-5位当下实力诗人的诗歌,发布在《卓尔诗歌书店》微信公众号“头条诗人”栏目上。月末由读者投票+嘉宾评选的方式,产生“月度头条诗人”。投票情况作为重要参考。

“月度头条诗人”将获得奖金2000元,成为年度“闻一多诗歌奖”候选人。未能成为“月度头条诗人”的,组诗作品也将择优在2020年度《中国诗歌》纸刊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