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峙口大龍山,峰奇石秀秋色濃郁風光旖旎,值得秋遊去

大龍山嶺古道,系民間古通道。古道位於永嘉峙口大龍山,發於永嘉縣東城街道長源村小子亞兒自然村,上大龍山村,止於高山村。古道全長5500米許,累計爬升400米許,塊石為基,是當年平坑、高山等地村民經大龍山去往峙口的主要通道。高山村是明萬曆年間浙南著名的黃法仙師道長的出生地,至今遺蹟神話歷歷。古道蜿蜒,山色秀美,峰奇石麗,兩個小時可至,當去。


車行至永嘉縣東城街道長源村小子亞兒自然村,在去往陡門的公路,不過溪澗右邊直行去往大龍山方向,在公路橋頭有小屋立於坡下。

原本屋旁有古道入口,可惜已毀於公路擴建。

沿公路直行半里許,在公路右側由泥土路上至古道。十米處便是古道岔口,左行去往大龍山村,右行已是斷頭路。

迂迴上行百米許至公路,直過公路行百餘米,道右亦有古道入口。

多次穿插公路上行,往高處行一里半許,有新修的小亭立於古道口。

道上回眸峙口,遠山犬牙交錯,山巒起伏,風起雲湧,別有風情。

上行百米復至公路,左邊沿公路行,在道右上右道,遠處大龍山村的辦公樓建於坡上。

右行的古道蜿蜒於農田,山坡之上有平水聖王殿正在翻修,

殿前有小橋橫亙澗水之上,過小橋,行於坡上,對面的爐山村依山而建,高峰嶂上,風光奇秀。

迂迴上行半里,至大龍山村。

大龍山村,據永嘉縣地名志記載:峙口東七公里,地處大龍山腰,村以山得名,嶺路盤曲,居住分散,山麓建有水電站,有大龍山、石坐、四腳田三個自然村。

大龍山村上幾座古宅依坡而建,有新居矗立其上,有清心小亭立於村中廣場,

左邊沿水泥道行,有挺拔的古木秀于山坡。

坡上遠眺上塘,雲霧繚繞,山巒起伏,別是秋境。

坡上右行過新居,有福昌寺掩藏道旁。

過小廟直行,遇岔口,左邊上行去往高山村。

去往高山村的古道,下有水塘,道有密林,左下為深淵,對過是高山嶂立。

繞崗上行,相對山崖,連綿雄偉。有小村依坡而建,遠處陡門空巖山峰秀石奇,若隱若現。

在如此古道秋色濃郁之時行走,深蕩心 ,心曠神怡,不虛此行。

行一里半許,有岔口分歧,左下去往四腳田自然村,右行去往高山村。

有古亭古樸,石牆黛瓦木柱神護道旁。

崗上覆行一里許,重嶂出寂之遠方有民居隱現於古道蜿蜒處,便是高山村。

一路沿高山村的梯田下行,對山兩峰相擁,狀如臥獅,雄距村口,秋色一覽無餘。

層田繞行,過小橋一里許,道口有高山村的城門矗立,

正書“高山”二字。背書“政通仁和”四個大字。

城門關隘之上有祭拜明萬曆年間的黃法仙師(點擊詳解介紹)廟建於其上。

據傳黃法仙師本名黃年久,乳名慕松,明萬曆癸巳年元旦卯時出生於高山村黃姓人家,法力無邊,多為附近村民辦好事,深得村民愛戴,至今故事傳說歷歷,源遠流長!

高山村,據永嘉縣地名志記載:峙口東九公里,因位於海拔660米高的雙重尖山坡平坦處,故名。依山旁水,有一縣管水電站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