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不要緊”,是一種毒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你會怎麼對待?如果他哭的稀里嘩啦的呢?

我們總被告訴,對待孩子要溫柔、要寬容,要給他足夠的安全感、不要傷害他幼小的心靈。

所以,當孩子做了錯事,我們有時候會安慰他:“沒關係、不要緊、沒事的。”

可是,“不要緊”說多了,會是一種毒,孩子很容易中的毒。

不信,看看這個小兔子的故事。

一天,小兔把牛奶打翻了。她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

兔媽媽趕緊跑過來對小兔說:“不要緊,不要緊,不要緊。”

從此以後,每當小兔犯了錯誤,她就自說自話地講:“不要緊!”

“不要緊!”

“不要緊!”

“好啦,夠了!”兔媽媽說,“現在我要懲罰你,馬上從家裡出去!”

“不要緊!”

小兔走到外面遇到了青蛙媽媽,青蛙媽媽問小兔:“你看見我家小青蛙了嗎?她失蹤了!牛奶也不見了,桌子也不見了,小凳子和蠟燭都不見了!真奇怪啊!”

“沒有啊,我沒有看見!”

“好吧好吧,沒看見就算了,不過我覺得你最好還是能把眼睛睜開,好像有隻狼正在打你的主意呢!”

“哎呀,這個洞這好玩!”小兔自言自語道。

突然,小兔一個踉蹌,掉了下去......

正好掉在小青蛙的桌子上!

“你把我的牛奶打翻啦!”小青蛙說。

“不要緊!”

“杯子也打碎啦!”“不要緊不要緊......”

“哎呀著火啦!”“不要緊不要緊!”

開始冒煙了,越冒越多,越咳越厲害!

狼咳嗽了起來,越咳越厲害,越咳越厲害!

小兔往上飄啊飄啊飄啊飄,然後掉了下來......

掉在了狼的腳邊。

“哎呦......哎呦......”

“我好痛好痛好痛啊!”

“要不要緊?”小兔緊張地問媽媽。

“不要緊不要緊不要緊,一點——都不要緊!”

“你說的不對,要緊的,很要緊很要緊很要緊的!”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嗚!

“當然啦,你摔疼了肯定是要緊的。”兔媽媽說。

“......可是還有很多比這更要緊的事情呢!”

*故事來自(法)米歇爾·凡·澤夫仁的作品《不要緊!》

所以啊,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暴跳如雷、惡語相向,但一定要清楚明確地告訴他,他做錯了什麼事情、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因為我們的寬容,在孩子的眼中很可能變成了“沒關係”;而且他很容易、甚至樂於習得這種“不要緊”的態度,對待什麼事情都是一幅漫不經心。長此以往,如何培養他的擔當和責任感呢!

不要讓我們的“不要緊”成為一種毒。該讓孩子負起責任、讓他難過和內疚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去承擔和麵對,這是他必須經歷的成長。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