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带一对儿女顶寒风街头卖菜,只因一学霸女儿还在重症监护室


“俺家七口人,3口人有病。婆婆常年患糖尿病、高血压,并且风湿严重走路不便;公公患精神病,九年前走失,至今没有任何音信。今年13岁的女儿又得了化脓性脑膜炎、膀胱积水、卵巢囊肿,现在在重症监护室急救。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每天医疗费超1万元。住院至今,已经欠下好多债,女儿却生死未卜。若不是女儿治病急用钱,说啥我也不会拖着两个孩子,起早贪黑的到镇上卖菜。”摊主步欢欢眼里含着泪水告诉买菜的顾客。


近日,河南省宝丰县商酒务镇的张晓宾之女张倩菲,因患脑膜炎、膀胱积水及卵巢囊肿,出现第2次感染,病情严重。在宝丰县人民医院治疗过程中持续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医院给家属下发了病危通知书。
宝丰县医院专家会诊并给出建议,让张晓宾立刻联系120急救车,转院至郑州某医院。入院后张倩菲直接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一家人焦急地在门外等待消息,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医院有规定,每天探视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张倩菲的外婆吴桂菊见不到孩子,急得在监护室门口泣不成声。

按医院规定,病人进监护室后每天只许家属一人进去看望半个小时。张倩菲爸爸接到监护室值班人员呼唤后,在门口穿戴上医院的消毒服装,走到女儿的病床时,女儿刚刚从昏迷中醒过来,还没有完全清醒。“菲菲,菲菲,你感觉咋样?”爸爸用低沉的声音呼唤着女儿的小名。
张倩菲是宝丰县商酒务镇某中学的一名学生,每学期考试都名列前茅,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是班里名副其实的“学霸”,家里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奖状。菲菲的爸爸今年36岁,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每月有不足两千元的工资,老实本分。一家人除了他微薄的收入,就是老家的几亩田,靠种粮种菜维持生活。自大女儿住院后,他在医院陪护,家里还有一个女儿上小学二年级,一个刚满周岁的儿子只能交给妻子步欢欢在家照顾。
张晓宾为了给女儿治病,先后在当地县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附近几个城市的医院多方求医。“孩子太小,只要有一点希望,哪怕倾家荡产,也要努力抢救。”他听别人说到国外可以很好的治疗,但医疗费就要100多万元,这个数字张晓宾不敢想象,他只能让女儿在本地接受治疗,但是目前这点能力可能都没有了。

为了节省开支,张晓宾每天晚上睡在监护室门口地板上,吃饭也是最简单的饭菜,甚至一碗粥都舍不得买,带个茶杯只喝点医院提供的免费开水。在医院陪护女儿,生活非常艰苦,由于长时间的操劳过度、节衣素食,造成自身营养不良,看着面黄肌瘦,他说:“每节省一元钱,都会给女儿带来生的希望。”
张倩菲的妈妈步欢欢今年36岁,自大女儿住院后,整天以泪洗面,强忍着伤痛起早贪黑,带孩子并坚持劳作。70多岁的婆婆带着多病的身体,在菜地里能干一点就多干一点,都是为了给宝贝孙女儿治病筹钱。
婆媳俩种下了萝卜、白菜、芹菜、包头菜、葱等十几种蔬菜,菜长成了就用电动三轮车拉着到商酒务镇的农贸市场摆摊售卖。T天气逐渐转寒,风不停地刮,有时还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步欢欢从来没有考虑过天气的变化,就是雨不停的下也要坚持卖菜。为了给女儿筹钱看病,她拼了。天刚亮开始出发,一车菜一般到下午五点左右能卖完。

周末时,步欢欢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赶市场,婆婆则在家料理菜园子,他们都默默期盼着张倩菲的好消息。买菜的人较少时,菜价会下跌,一车菜卖完,最多也只能卖两百多块钱。“我卖菜价格比其他人都会便宜一些,为的就是能早点卖完,多筹集一些女儿的治疗费,虽然收入不多,但也是女儿的救命钱,医院还等着咧。”步欢欢抹着眼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