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這4個指標關乎你的壽命 做好3方面,健康又長壽!

一個人能活多久,是否健康長壽?若想回答這個問題,江湖術士的做法可能是看手相,目測一下所謂的“生命線”有多長。而現代科學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更可靠的判斷依據。那麼,依據哪些指標可以預測一個人的健康程度和壽命長短呢?又有哪些方法幫助人們保持健康與長壽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大腦過度活動與較短的壽命有關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的神經活動會影響人類壽命,,而抑制這種過度活動則可延長壽命。

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該發現提供了神經系統活動影響人類壽命的第一個證據。以前有研究表明,神經系統的某些部分會影響動物的衰老,但神經活動在人類衰老過程中的作用卻一直模糊不清。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分析了數百名60至100多歲、生前認知功能良好的死者的腦組織中的基因表達模式。他們發現,那些長壽者(85歲以上)腦內與神經興奮相關的基因的表達水平比壽命相對短的人(60歲至80歲)要低。神經興奮是指神經系統處於一種過度活動的亢奮狀態,可通過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如肌肉抽搐、情緒轉換等。

隨後,為驗證大腦神經活動與壽命的關係,研究人員進行了包括秀麗隱杆線蟲遺傳、細胞和分子生物學測試,轉基因小鼠分析,百歲老人腦組織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實驗。這些研究表明,改變神經興奮狀態確實會影響壽命。

研究人員發現,神經興奮通過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信號通路起作用,這種信號級聯反應的關鍵則是一種叫做REST的蛋白。該蛋白可以抑制神經興奮。在動物模型中阻斷REST或其等效物可導致更高強度的神經活動和動物的更早死亡,而增強REST則會有相反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與七八十歲去世的人相比,百歲老人大腦細胞核中的REST要多出很多。

雖然該研究並沒有弄清一個人的思想、個性或行為是否會影響其壽命或如何影響其壽命,但研究人員認為,其研究成果可以為涉及神經過度活動的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和躁鬱症的新療法設計提供參考。研究人員還指出,人類神經活動的變化可能既有遺傳原因,又有環境原因,因而相關的治療干預手段也可多樣化,他們的新發現就增加了通過某些藥物(如針對REST的藥物)或某些行為(如冥想)調節神經活動來延長壽命的可能性。

二、這四個指標關乎你的壽命

1、步速快慢

走路速度是壽命長短的“預警器”。一項針對近500名老人、隨訪10年的研究發現,觀察期限內,走路慢的老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有50%死亡,而步行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死亡。英國倫敦大學針對4581名老人的研究發現,相對步速處於平均水平的老人來說,走路緩慢的老人更易患上抑鬱症。

走路快慢和肌肉力量、心臟功能、骨關節健康、消化系統狀況及精神情緒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步速反映了一個人的“有氧耐力”,即長時間進行有氧運動的能力。美國心臟協會研究發現,有氧耐力比血壓、血脂、血糖等,更能準確地預測死亡幾率。如果老人每分鐘走不了53米,且走不穩、易摔倒,表明身體機能很差。

想要提高走路速度,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如因身體不適影響步行速度,應先就醫排查疾病,積極治療。其次,勤於鍛鍊利於改善有氧耐力。走路屬於有氧運動,建議每週刻意進行3~5次走路訓練,每次保證半小時以上,以微微出汗為宜。走路時應保持姿勢端正,避免駝背、斜肩。訓練後可增加一些柔韌性、平衡性練習,比如伸腰、拉腿、單腳站立。

2、手勁大小

握力,說白了就是“手勁兒”,是評估健康的重要指標,卻常被人們忽視。2016年,一項多國聯合開展的研究發現,握力比收縮壓能更好地預測死亡風險。握力每減少5公斤,人們因慢性病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16%,心臟病和腦卒中發生風險分別上升7%和9%。2018年,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針對5000名成年人的一項研究發現,握力是預測患心臟病風險的重要指標,握力大的人,心臟更健康。

測試握力時,應身體直立,兩臂下垂,兩腳自然分開,一手拿著握力計,使出全力握緊,記錄握力數值。一般測試兩次,取最好成績。為了更好地評估身體素質,最好計算一下“握力體重指數”。這一指標主要反映人的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同時也與其他肌群力量有關,是反映肌肉總體力量的重要指標,算法是:握力(公斤)/體重(公斤)×100%。如果數值高於50%,說明體質不錯,但若低於50%,則要加強鍛鍊。研究發現,人的握力體重指數越大,體質水平越高,慢性病發生率越低。

若想延長壽命,提高握力體重指數,最根本的方法還是科學運動,需在有氧運動的基礎上,增加力量訓練。特別是老年朋友,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難免流失,通過適量運動維持肌肉水平,對健康格外重要。深蹲、卷腹、俯臥撐、引體向上等均是力量練習,人們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老年朋友可以先從擰毛巾、舉礦泉水瓶練起。

3、身材胖瘦

有些人雖胖,卻覺得自己很健康,而研究發現,超重或肥胖的人即使當下健康,但日後難免出現問題。一項分析了350萬人數據的研究發現,起初,體重超標者的確健康。但隨訪時間越長,他們暴露出來的問題越多,具體來說,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上升了7%,中風和心衰風險翻倍。近年來的研究還發現,肥胖顯著增加患腸癌、腎癌、乳腺癌、宮頸癌等13種癌症的風險。因此,有充足的理由支持,一個體重超標的人面臨更多、更大的健康風險。

刊登在《柳葉刀》上的一項全球調查發現,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鈕文異表示,提倡人們保持健康體重,即體重指數(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控制在18.5~23.9。如超過24,就要注意吃動平衡,“管住嘴,邁開腿”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朋友不要過度控制體重,不能太瘦,體重指數不超過27即可,因為臨床研究表明,與瘦弱的老人相比,微胖的老人不易發生流感、肺炎等急性感染,外科手術的預後效果更好。

4、是否吸菸

吸菸的害處可謂眾人皆知,如果一個人吸菸,難免減壽。加拿大研究發現,男性吸菸的話,至少減壽3.1年。每天抽一支菸會使男性患冠心病風險增加74%,女性增加119%。英國研究發現,菸草已成為首要致癌因素。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人們應儘早戒菸。戒菸不是易事,必要時,建議尋求戒菸門診醫生的幫助。

三、長壽健康生活7要點

①一定要吃好3頓飯;

②一定要睡好8小時覺;

③每天堅持運動半個小時;

④每天要笑,身心健康;

⑤每天一定要大便,排出毒素;

⑥一定要家庭和睦;

⑦不吸菸,不酗酒,每天健走。

四、做好這些,長壽不再遙遠

1、遠親不如近鄰

每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需要人際交往活動,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社交質量與健康關係密切。

鞏固鄰里關係。在一層樓住了幾年,卻不知道鄰居是誰。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大家越來越忙;高速度的科技發展,讓更多人學會“自己玩”,與他人交流減少。但對於年紀較大的人,鄰里間保持良好溝通,不僅能增加融洽性、改善心情;如遇突發情況,親人、子女無法及時趕到,鄰里的幫助往往最及時、可靠。

結交新朋友。朋友圈是小型的社會支持系統,社會關係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著情緒,而情緒與70%的疾病有關。當一個人有負面情緒時,得到他人的關心或幫助,大腦會分泌快樂激素——內啡肽,幫助調整心理狀態,還能提高免疫力,而且傾訴過程本身也是對壞情緒的排解。對老人來說,結交新朋友還意味著必須走出家門、參加活動。袁勇貴表示,人際交往的關鍵在於主動發掘“交朋友”的樂趣。如果老人不愛單獨外出,子女可以先陪著他們散步、郊遊等,引導他們產生興趣;待父母養成習慣後,再慢慢放手。

減少慢性壓力。醫學界越來越重視慢性應激對健康的影響。慢性應激是指人們處於慢性壓力,大腦長時間應激,分泌出“壓力激素”——皮質醇。這種激素不僅會“殺死”腦細胞,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免疫系統。袁勇貴表示,睡眠有助於降低皮質醇水平,最好保持早睡早起或午睡的習慣。瑜伽、冥想、散步、深呼吸等,也能幫助放空大腦,讓大腦充分休息。

學會“尋開心”。“尋開心”是指去尋找能令人快樂的事物,並不意味著要強裝開心,就好像一些喜劇大師常在臺前帶給大家快樂,幕後卻被抑鬱折磨。袁勇貴表示,這種開心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而且要不斷動用腦細胞,反而會透支健康。想要“尋開心”,可以換個髮型、看場電影或去旅遊一次,來點娛樂、找些新鮮感。

2、飲食要找對的吃

俗話說,長壽是吃出來的,但到底該怎麼吃呢?

別吃太飽或太快。調查顯示,人們已從40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時20~30分鐘,縮短至現在的500~600次、用時5~10分鐘。一頓吃太快、太飽,會增加胃腸道負擔;頓頓吃太飽,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胃黏膜遲遲得不到修復,就會出現炎症,甚至導致胃潰瘍等疾病。研究顯示,“飯吃八分飽”的人比“不感覺撐不停嘴”的人,患病甚至患癌的概率更低。“八分飽”到底該怎麼吃?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教授藺新英表示,吃飯時,每一口儘量多嚼一會兒,比如嚼20多次;飢餓感消失,且吃飯速度越來越慢時,就是“八分飽”。

多吃蔬菜,會吃肉和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蔬菜不僅種類豐富、水分多,還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酶類,能有效促進胃腸蠕動,幫身體排出無益的“廢料”。藺新英表示,蔬菜中蛋白質、脂肪含量很少,無法滿足人體每日的需求。建議老年人適量吃些肉和蛋。肉類含有較多優質蛋白、一定量的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但紅肉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較多,進食太多可能會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等風險,建議適量食用。平時可多吃些魚肉或禽肉,補充所需營養。蛋類營養豐富,老年人每天適宜吃一個煮雞蛋,血膽固醇高者可酌情減量至每週吃3~4個。

常吃咖喱。咖喱是印度、東南亞、日本菜餚中常見的調料,近年來在我國百姓的餐桌上也越來越普遍。咖喱中的薑黃素具有很強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能中和自由基的破壞性影響,防止細胞氧化、衰老,有防病抗病作用。

3、讓身體動起來

心情好了、吃對了,但健康還需多走一步,讓身體動起來。

經常站起來走走。久坐讓全身重量集中在臀部,阻礙血液循環,容易導致痔瘡,增加患結腸癌風險,還會影響大腦供氧。動得少是肥胖的重要因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與運動量少相關。“久坐族”要經常起身活動,比如每隔1小時去趟衛生間、去窗邊遠眺,午餐後散散步等。如果想不起來,可以設個鬧鐘;看電視時,遇到廣告就站起來動一動。

多給大腦“充點氧”。建議大家每週進行3~5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等。運動過程中有大量的氧氣參與,加速血液循環,可幫大腦獲得更多能量和氧氣,延緩老化;還能促進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保持身心舒暢。除了身體有氧運動,大家可以多給大腦“充點氧”,比如改變回家路線、改變家裡的佈置等,讓大腦時刻保持新鮮感。

肌肉是老人的“剛需”。肌肉是身體代謝的發動機、骨骼的保鏢,但隨著年齡增長,骨骼肌質量和力量會慢慢流失。對老人來說,肌肉是“剛需”。如果肌肉衰弱沒力量,不僅走路容易摔倒,還可能會累及骨骼、心臟。啞鈴操、平板支撐、深蹲等簡單的無氧訓練可以幫助肌肉增長。無氧運動中,老人最好佩戴護具,比如護膝、護踝;動作一定要慢,對肌肉的刺激才能更充分。運動後,建議多吃些牛肉、蛋類、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同時還要保證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防止蛋白質作為熱能被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