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房里的探亲家宴,姥姥整一桌硬菜,各个都贼有东北特色


孔姨家的大海是消防兵,常年在外工作,去年春节在岗值班没回家,今年过年照样回不来,趁着这次探亲假,回到鸡西滴道矿的平房区,陪陪姥姥姥爷。大海一回来不要紧,可要了溜达鸡的命,刚才那一阵逐命战太耗体力了,劫后余生的感觉真好,费劲巴力才把气儿喘匀,企盼着家里不要再来且了!


最近连下几场雪,院子里的积雪被清扫得十分干净,平房人家院子里的标配:大煤堆,被大雪装点成了奶牛的花色,苫布得盖着点儿,不然大风一使劲,小半车煤泥都能给你刮丢喽……
屋子里烧得暖烘烘的,一进去热浪直扑脸,外屋地墙角那儿杵着家里的几口大缸,其中两个最有话语权的是酸菜缸和咸菜缸,东北人的冬季餐桌断然离不开它们的调味,幸福感和归属感也来自于白醭下隐藏着的味道,家家相似,却各有不同,那种微妙的差异,足以让人分辨哪个是自家味道。

姥姥一大早,就开始指挥姥爷抓鸡,杀鸡,买鱼,嗑膛,扒蒜,焯干豆腐……“生活了快一辈子了,这老头儿啥时候眼里能有点活儿!!啊?我说你捏……”姥爷早就免疫了,对这些唠叨听而不闻,一脸憨厚,一点儿不恼,随时等着新指令……
手脚麻利的姥姥,加上小姨,不大会儿,凉菜和切墩儿的工作就完成了,一瞅表,离大海到家还远着呢,姥姥说:“赶紧切吧切吧撂那摆着,孩子一进屋,咔咔进锅一扒拉,几分钟就能吃上饭,唉,老头,把那大锅里的鸡又给我嚯了嚯了……”
东北耐寒田园犬大黄站在门口,闻着飘散出来的阵阵香味儿,神情略恍惚,抻个脖儿往里瞅,它心想:“如果有啥不要的边角料伍的,别往垃圾桶撇,我就革这儿呢啊!我直接咔就吞了夺环保……”
大海进屋前,一桌子有典型东北家常特色的饭菜都整妥了,十个菜,除了凉菜纯素,都是荤的,东北的同学,你们看看,眼熟不?盘点下:炖小鸡、飞炖鲤子、辣椒炒肉、芹菜炒肉、黄花菜炒肉、血肠、腐竹炒肉、韭黄炒肉、家常凉菜、咸黄瓜炒肉……服不服?
一银一罐啤酒,姥姥姥爷都能喝一口,外孙子老长时间不回来了,贼想他,成天挂嘴上念叨,在外当兵的大海是这个家的荣耀,虽然工资不算高,但孩子懂事,逢年过节,总不忘给家里寄点儿东西,老人一点儿没白疼他。

“姥儿啊,给你个鸡爪子,往上挠吃挠吃,越活越年轻……”“我就管个你姥爷,还往哪个上挠吃?”姥爷籀了一口啤酒,擦擦嘴说:“哪止我一个银啊,那不还有二十多个鸡和一帮大鹅,一条狗呢么!做人不能太贪心……”
大海给姥爷夹块带骨头的活肉儿,祝姥爷长命百岁,服从姥姥领导这么多年,有没有啥要说的?姥爷一边攻坚那块鸡肉,一边呵呵冷笑,说:“你是说意见?敢有那玩意儿么?那夺危险!不利于长期革命……”
辛苦了半上午的小姨,夹个鸡爪子拍完照又给了外甥,还是让他继续往上挠吃挠吃……从小看着大海长大的亲人,总能摸准他的胃口,每一道菜里都饱含着对他的爱。
清早现买的血肠,只轻轻冒了一下,蘸蒜酱吃,算东北人的黑暗家料之一,别看瞅着不太阳春白雪,吃一口就能被它细腻的口感和醇香的味道征服,回味里还夹着葱姜的余香……
别管离家多久,多远,只要往自家饭桌子旁那么一坐,一口家里菜的味道入口,便人和魂儿都归位了,从小吃到大的滋味儿,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世上最好的味道,胜过一切珍馐,也许它过于简朴,也许它并不好看,但啥都取代不了。
一直在门口站岗的大黄,终于听到屋里有人啧啧啧地唤它进屋……用尾巴都要摇掉了的姿态进来了,被赏了好几块骨头,上面还特意留了肉……它一定想着:“苦心狗,天不负……一切等待都值了……”
这是一个普通的冬日,平房区安静的一如往常,偶尔听见几声狗叫和大鹅吊嗓子,姥姥家的外屋地却因为外孙子回来,比过年还热闹,全家人今天喝个够,喝大了就往火炕上一倒,闷它一大觉,渴了就喝茶缸子里的茉莉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