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號頻繁集訓“後遺症”,國腳狀態全無而張琳芃和溫姓小將受傷

“厭戰”,在長期離開俱樂部之後投入國字號比賽的球員身上逐漸出現。

根據國內媒體的消息稱,長期的集訓讓聯賽支離破碎,國腳代表俱樂部比賽狀態欠佳,而出戰國字號比賽成績較差。雙重的影響之下,致使國字號球員有“厭戰情緒”。值得一提的就是,球員沒有系統訓練和比賽,讓國腳們開始出現“傷病潮”,先是張琳芃帶傷出戰“擺烏龍”,再到溫姓小將因傷退出。

1,媒爆國足和國奧有厭戰情緒,成績差恐讓集訓時間精簡

“厭戰”,是國內媒體對於國字號球隊在近期低迷表現的總結。國足打平菲律賓和輸給敘利亞,而國奧1比5慘敗給澳大利亞之後,只是在邀請賽中1球擊敗立陶宛。雖然說,國字號輸球也是常態,但是國足和國奧的發揮過分不穩定也引起外界對於頻發集訓是否正確而產生了關注。作為一個健康發展的足球系統,職業球員通過參加聯賽去增加技術和維持狀態,畢竟俱樂部投入的財力和精力從賽季前就開始籌備。球員的體能儲備、技戰術的調整和個人技術的細化,都是俱樂部去檢測好調整的地方。而且,聯賽和杯賽也給予球員維持狀態提供了保障,穩定的比賽讓球員可以通過更多的歷練增加個人自信和豐富獎金。

當然,他們在聯賽間歇期也需要肩負“為國出戰”的義務。但是,今年要為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已經進入備戰“40強賽”的階段,而U23亞洲盃也成為國奧通往奧運會的必經之路。所以,國足本賽季連同國奧都進行了頻繁的備戰。長期離開俱樂部而又沒有太多的比賽,讓球員的狀態急速下滑,當他們迴歸俱樂部的時候又因為隊內競爭或者比賽表現的關係而壓力山大。所以,在裡皮和希丁克離隊之後,國字號球隊長期集訓是否應該得到精簡?

2,後衛之痛,張琳芃帶傷出戰“擺烏龍”,溫姓小將也跟隨嚴鼎皓的步伐

國奧1比0立陶宛,讓近日衰敗的國字號球隊看到了一絲希望。在剛剛結束的“重慶大足石刻杯”國際足球邀請賽中,憑藉胡靖航第42分鐘的進球,幫助中國U22獲得了到底勝利。而在11月19日,國奧還需要迎戰朝鮮隊。值得一提的就是,國奧隊主力左邊後衛溫姓小將出現了傷病,讓這支球隊已經沒有純正的左邊後衛了。除了之前受傷的國奧中場核心嚴鼎皓之外,國字號球隊在近期頻繁出現傷病。球員傷病一直都是俱樂部和國家隊的“頭好大敵”,那麼有什麼因素容易致使球員感染傷病呢?

非體育類的傷病可能原因有多種就不再悉數,主要針對因為足球運動導致的傷病進行闡述。球員的體質和體能儲備是有限的,在賽季初進行體能儲備到賽季末就會體能殆盡。當然,沒有規範化的集訓和比賽,也同樣會增加球員受傷的風險,無節奏的更換球隊和訓練方式,讓穩定的體質出現更多不可預知的變化。所以,今年國字號球隊集訓時間較多,也讓職業聯賽的出現嚴重的撕裂。張琳芃在國家隊帶傷出戰敘利亞“擺烏龍”,而國奧唯一正印的左邊後衛溫姓小將也因為受傷而離隊。當然,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球隊,廣州恆大在一個賽季遭遇兩次嚴重的“傷病潮”,讓唾手可得的冠軍幾乎拱手相讓。作為國足的“陪練隊”,恆大本賽季為中國足球付出的確太多了。

長期的國字號球隊的集訓,可以鍛煉出國腳們的默契度和戰術執行力。但是他們缺乏穩定的訓練和比賽,特別是規範化的聯賽洗禮,這必然讓他們的狀態毫無保障。再加上代表俱樂部和國家隊均有成績上的壓力,更加讓國腳們進退兩難。當然,還有更嚴重的“後遺症”,球員在賽季末體能消耗殆盡。“傷病潮”在此刻更易出現,這不僅對於俱樂部和國字號球隊衝擊榮譽都會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