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有效解決基層關切問題

有這麼一個故事:1700多年前的一個饑荒年,不少人只能靠挖草根、吃樹皮充飢,甚至還有人活活餓死。相關消息上報“領導”之後,這位“領導”問:“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故事中的這位“領導”,名叫司馬衷。一句荒唐可笑的話語,折射出不接地氣、不瞭解基層實際之弊。

今天,不接地氣、不熟悉基層、不體諒基層幹部群眾、會多文多檢查多、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起來輕飄飄等現象依舊存在,甚至還存在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上級不注意。基層一頭連接著黨和政府,一頭連接著廣大人民群眾。這次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要帶著對群眾、對基層深厚的感情,將為基層有效解決關切問題落實到行動上來。

紮實有效解決基層關切問題,就要摒棄“官本位”思想,切實給基層減輕工作負擔。當前,一些地方不問權責平衡,不問承受能力,任務層層發包,壓力層層傳導,責任層層加碼。基層幹部揹負著過於沉重的“落實責任狀”和過多的“一票否決權”,如牛負重,苦不堪言。壓力過大,必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選擇性執行,或敷衍性交差。要轉變作風,放下包袱,讓施政決策從根本上恢復和發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紮實有效解決基層關切問題,就要摒棄“高高在上”的姿態,帶著問題從實際出發,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堅決防止為調研而調研,防止“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式的“表面式、作秀式”調研。要走出機關大院,擺脫材料依賴,多聽真話多看實情,發揚自我革命精神,認真檢視反思,真正學會找到問題找準問題。

紮實有效解決基層關切問題,就要摒棄“虎頭蛇尾”的做法,對標對錶一個個持續整改查擺出來的問題。對於基層提出的堵點和難點問題,要高度重視,認真梳理,提出整改解決的辦法和措施,壓實責任分解,實行清單化管理、階段化推進、責任化落實。要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對發現的問題,能解決的馬上就辦,不能立馬解決的,也要時刻放在心上加以研究落實,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紮實有效解決基層關切問題永遠在路上,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常懷憂民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做到“腳下有路子,心裡有法子”,牢記使命初心,歷練幹事本領,築牢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