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御賜名稱“匯宗寺”,堪稱佛教建築典範

匯宗寺以恢宏的建築群落著稱於世,曾被人們稱為“寺廟之城”。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匯宗寺建築

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存有建於清代被譽為“寺廟之城”的匯宗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帝率大軍在烏蘭布通之戰中擊敗侵入漠南的噶爾丹,並於次年召集蒙古各部首領會盟於多倫諾爾,史稱“多倫會盟”,標誌著漠北喀爾喀三部正式併入清朝版圖。在會盟期間,蒙古王公“願建寺以彰盛典”,康熙帝敕令於“川原平衍,水泉清溢”的多倫會盟處,按蒙古人信仰藏傳佛教的習俗,仿北京故宮中和殿的風格,興建寺廟。1713年,寺廟建成後,康熙帝“令蒙古各部落居一僧以住持”,並賜名為“匯宗寺”,意為各部落僧人彙集一處,而“佛法無二,統之一宗”。從整體佈局上,匯宗寺由敕建廟、10座活佛倉(活佛住所)、5座官倉(辦公部門)和幾十座當子房(一般僧人的住所)組成。整個建築群以漢式建築形制為主,同時融入蒙、滿、藏建築藝術元素,外形莊嚴宏麗。其中心建築是敕建廟,其餘建築分佈在左右兩側。全部都為獨立院落,各種建築單元有分有合,具有濃郁的宗教氣氛。匯宗寺以恢宏的建築群落著稱於世,曾被人們稱為“寺廟之城”。

(東方視覺原創,歡迎交流,投稿:402505336@qq.com,方向: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