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大的5A湖泊景区,景观丰富多样,因太大而缺重点


武汉地处史前云梦泽的东部,千万年来,长江、汉江的相互作用使云梦泽消失,江汉湖群和江汉平原形成,当汉江三角洲逐渐往东移,汉江最终在武汉汇入长江,武汉的地理优势就凸显了,沟通四面、汇聚有八方,如今全市拥有160余个湖泊,全市四分之一为水域,武汉没有江南的温婉之情,却拥江湖之气。


东湖磨山景区南门。武汉东湖是我国第二大城中湖,是武汉最大的5A湖泊景区,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四大景区组成,另外加上白马、珞洪两大片区,巨大的东湖景区,花费一天时间也无法游览全部。
东湖磨山景区荷园。数百年前,东湖湖水还能通往长江,随着流水堆积,水道淤塞,东湖逐渐与长江分离,100多年前,湖广总督、武汉现代城市之父张之洞主持修筑了武金堤和武青堤,东湖完全与长江分离。
东湖磨山景区荷园。东湖风景区实在太大,徒步让人疲惫,乘观光车又有走马观花之嫌,骑行太阳太大,只能花半天的时间,从磨山景区南门开始,顺着林荫小道和登山石阶登上磨山,一览山中的景观,下山后顺着东湖绿道,骑行至梨园,剩下的吹笛景区、落雁景区只能等下次了。
东湖磨山景区林荫小道。
磨山千帆亭上眺望东湖。
磨山千帆亭上眺望东湖。东湖景区面积高达73平方公里,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西湖水域的6倍,但比起西湖,东湖还是少了一些东西。
磨山朱碑亭上眺望光谷,其间隔着一座座小山包。东湖景区面积巨大,小景区之间的主题不同,景观虽然丰富多样,但少了重点,正应了“一招鲜吃遍天,招招鲜反而没有重点”,加上没有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佳作来积淀,东湖少了古文化底蕴。
磨山景区楚天台上眺望东湖。虽然少了古文化积淀,但未来并不少,未来公平对待所有景区,昨天的历史成为了今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同样会成为明天的历史,这样的情况下,武汉急需通过人的作为,协调好东湖的历史与未来,也是让人觉得可期。

磨山脚下的东湖畔。
东湖楚城,仿楚国风格的城楼建筑。磨山景区应该是主打楚国文化,楚天台、楚城、离骚碑、楚凤标、楚庄王出征、楚才园、楚天翥凤等景点景观均与楚国相关。
楚城上遥望东湖对岸的落雁景区。
楚城前方的风景。
楚城上遥望磨山楚天台。
楚城正面。
隔湖相望城市天际线。
东湖绿道。东湖绿道是世界级绿道,是武汉市政府给市民及游客提供的一大福利,无论是漫步,还是骑行,体验感非常棒。
遥望磨山。
遥望珞珈山。
东湖帆船基地,海滨既视感,今年10月18日-10月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这里将作为帆船比赛场地。
东湖畔。武汉是一座江湖城市,因江湖而兴、因包容而聚、因通达而强,它曾风云际会,它真正经历过风云变幻,努力地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潮,在百年的潮落潮起中,它人在面对生活,它是一座坚韧不拔的城市,也是一座处变不惊的城市,它以新的姿态迎接着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