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西部乡村赶场天,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仿佛穿越上个世纪


对于现在的城里人而言,想买什么随时都可以去超市、商场,又或者直接在网上下单直接购买,还可以千挑万选,但对于西部乡村的人们而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赶场习俗依然影响着他们,他们的需求并不多,只会买一些生产、生活的必须品,也不太会网购,更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商品,所以他们都会在赶场这一天来到非常热闹的镇上,卖掉自己的特产或工艺品,然后买一些自己需要的物品,早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


这组照片是前几天渝帆在重庆丰盛古镇赶场时拍下的,请随我的镜头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卖些什么,这是农家自己编的筲箕,自己喂的鸭子,自己种的西红杮,以及一些大米、豆粉等,数量都不多,却都是本地自己产的。
这是卖的叶子烟,叶子烟在四川盆地已经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有中国雪茄的美誉,劲大烟油重,它含尼古丁比烤烟低,这些烟叶都是当地老百姓自己种的,然后晒干系绳成捆卖,可以直接裹起来抽,也可以做成水烟丝,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抽,所以市场比较窄。

萝卜英儿,也就是人们说的萝卜苗,是从土里挑出来多的,以前都是直接扔掉,现在可以拿到市场上来卖,真正的无公害疏菜。
荞头, 又名藠头,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被誉为“菜中灵芝”,可以炒着吃、可以醋腌、可以盐渍,有一定的食疗与保健作用,形味俱佳,风味独特。
这两种产品渝帆也不认识,记得当时还问了在卖的阿姨,但是现在也想不起来了,大家有认识的吗?来科普一下吧。
竹笋,早上出来的时候才从竹林里控出来的,百分之百的新鲜,而且看起来质量也很不错,如果不是在旅途中,看得我自己都想买一些。
大叔说,这是他们家种的嫩姜和老姜,嫩姜还是早上从地里挖出来的,很新鲜,而且是新品种,里面没有筋,用来炒肉最好吃,不过听说我是来旅游的,买了也不好带走,加上买的人不多,看他一副落漠的表情,估计挺郁闷的。
红苕,这是农村产量极大的农产品,以前家家户户都种,不过品种各不相同,有大的小,有红心的、黄心的,也有白心的,有的比较粉,有的比较脆,有的还有甜味,据说以前在地里只需要几分钱一斤,现在也要一两块钱一斤了。
草鞋,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中国人从原始人穿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千的历史了,这位老人在现场现编现卖,20元一双,他说他编的草鞋是竹子经过处理后制作的,既柔软,又耐用,穿一两年都不会坏,防滑又透气。
南瓜、冬瓜、丝瓜,都是当地老百姓种的,量并不大,甚至有的还不好看,但却是真正的无公害蔬菜,价格便宜还好吃。
叶儿粑,当地乡村小吃,具有色绿形美、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咸鲜味美等特点。具体又分甜的和咸的两种,甜的馅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大多在表面加了红糖,这样更好吃;咸的则是肉末或者腊肉粒加芽菜等。
卖打药的,一般都宣传什么祖传秘方,擦了不酸不痛,这种小摊一般都不是当地人,而是外地来卖的,为了取得人们的信任,还可以现场试用,至于有没有效,渝帆没有试过也就不妄下结论了。
这是一位挑着蔑货沿街叫卖的老人,卖的皆是古稀老人自己编的筲箕、簸箕、竹篓、刷把、背篼等物品,10-50元一个,没有精美的包装,但却很实用、耐用、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