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照顾妻子25年 不幸患病昏迷“你能醒来换我照顾你下半辈子”


“建永,建永,你醒醒吧,我们全家等着你呢......”48岁的李新红擦着眼泪呼唤着丈夫杨建永的名字。这个陪伴照顾了她25年的男人因突发急性脑梗塞,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李新红一家是河南省内乡县大桥乡河南村的农民,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三个孩子。李新红因患有严重腰椎病不能工作,只能在家做简单的家务和农活,平时家中一切事务都要靠杨建永一人来打理。家里除了务农卖农产品挣到微薄收入外,丈夫杨建永还会下乡收废品,每月挣2000多元补贴生活。今年,大女儿大学毕业,二女儿和小儿子都上了初中,本以为一家人的生活终于可以松口气时,却不料杨建永突发急性脑梗塞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7月23号中午,正在家里吃饭的杨建永突然歪倒在椅子上发不出声音,接着他的右半边身子都变得无法动弹。在家人的帮助下杨建永被送到内乡县人民医院,由于县医院条件有限,又被连夜送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最终被确诊为急性脑梗塞。

杨建永于7月24日上午接受了脑部介入手术,因症状不见缓解,又紧接着在7月25日做了开颅手术。术后杨建永就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了,主治医生告诉李新红,病人脑水肿严重,脑疝形成,生命体征很不稳定。
杨建永住进医院当天就用去了11万多的治疗费,家里东拼西凑借来了钱交付了第一部分的费用,但后续的医药费他们却无力支付,这让李新红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无助。结婚这些年,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是丈夫杨建永一人在打理,唯一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每一次听到医院催缴费,李新红都感到胆战心惊。
杨建永是家中的独子,70多岁的父母不知道儿子生命垂危,只是从儿媳李新红的电话中知道儿子病了,过段时间好了就会回家。而李新红怕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们担心,总是躲在楼道上偷偷哭过后再往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今年,他们的大女儿杨乐乐刚刚从南阳医专护理专业毕业,乐乐从小就看着父亲挑起全家重担,总盼望着能早点参加工作帮家里分忧,却不料自己刚毕业,父亲就倒下了。母亲日夜守护在医院,整日以泪洗面,作为家中长女的她只能回到家中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弟弟妹妹。“爸病了,我得帮妈扛起一半的家”,乐乐说。
刚得知父亲昏迷不醒后的杨乐乐,又急又怕,在家拉着弟弟跪在自家院子为父亲祈祷,“我也知道这样做很不理智,不是一个护士应该做的,但是这是眼下唯一可以安慰我,让我心存希望的办法了,我希望老天保佑父亲早点醒过来,哪怕让我付出任何代价我都愿意”。
李新红身体不好,夫妻俩结婚这25年都是丈夫杨建永在照顾他。“他躺在里面,我每天觉都不敢睡,只能这样守在监护室门口。只要他能醒来,我愿意照顾他后半辈子。”李新红每天都要隔着监护室门上的磨砂玻璃看看里面的情况,虽然什么也看不清,但是李新红还是会一直守在外面,总觉得这样会心安一些。

9月3日,杨建勇结束了昏迷状态转入了普通病房,但他的身体仍然处于无意识状态,他不能说话,什么也看不见,有时候甚至还会睁开眼。最近,医护专业的大女儿代替母亲每天给父亲做康复训练,母亲回到老家帮助家里秋收。杨建勇身体的好转让家里看到一丝希望,但面对后续的漫长治疗和康复费用一家人是一筹莫展。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家庭,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4009-010-919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