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欠东莞观音山一张门票,它有故事还有350000000年的树化石


东莞樟木头镇,曾被称为“小香港”,更是因种植有樟木而闻名,它是唯一的一个纯客家镇。观音山景区便位于樟木头镇。


二十几年前,观音山还只是一片豪无人烟的荒山野岭,当地某部门想开发,苦于没有资金,才找到了现在的观音山老板。
虽然现在看观音山每日游客络绎不绝,风景秀丽,森林绿化率达到92%,游玩项目众多,但它幕后的故事非常精彩。观音山老板是一位信佛的企业家,投入数亿把观音山开发得有模有样,这时候,当初请求开发的人不干了,想收回经营权。官司打了几年,最终观音山老板获胜。
不过,不为当地支持的景区,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如果来观音山旅游,会发现山上有不少的高压电线,还有几十幢违建别墅,这便是官司打赢之后的“副作用”。
观音山的门票自开发十几年来从未涨过价,一直是10元公园门票,登山进入核心景区礼佛加收35元。广州人对白云山很是钟情,但观音山比白云山更大、更高、更好玩。虽然有些几年前到过观音山旅游的游客可能认为景区有些老旧,但昂贵的维护费用,让观音山开发者一直处于“公益”阶段。虽然赢了官司,但观音山却成了孤家寡人“背后无人”。虽然开发者护林10多年,但未曾得到过一分钱的支持。

虽然经营的步步维艰,但保护这片森林,一直是观音山开发者的初衷。虽然樟木头建镇历史只有500多年,但岭南却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古时岭南被称百越,到处是森林,地下埋藏着诸多的古木。从树木可以评测出当时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人们再从古时的数据预测评估出未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因此,观音山景区有一个别的地方都没有的古树博物馆。
古树博物馆里的树木大部分都是观音山老板从当地村民手里花重金买来的。这个以樟木闻名的土地之下,埋藏了非常多的古木,它们形态各异,长短不一。虽然在地底、水中待了几百、几千年,但依然保存完好。
博物馆里陈列的古木虽然有的树冠并不完整,最大的树冠年轮超过500圈,最年轻的树木也有几百年,但通过放射性碳14同位素测定,可以评估出古树死亡的树龄。再通过树的品种又可推断出当时的环境和气候变化。例如1号古木为青皮,便可以估算出4000年前,广东的气候比现在还要热。

保存下来的古木大多残缺不全,无皮无叶无果,仅凭肉眼很难看出树的品种,但通过切片再用显微镜观察,便可通过结构特征得出结论。这些古木为科学论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博物馆里最古老的树为距今3.5亿年的树化石。据说玻璃埋藏在地底下千万年便会变为水晶,铅埋藏在地底七八百年会变成雄黄,然后变为锡,再变为白银。时间让树木也发生了变化,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时间产生的奇迹。
虽然观音山没有得到过外界的支持,还有人在背后虎视眈眈,但观音山建设的却越来越好玩,越来越好看了。虽然观音山开发者一直在负重前行,但我觉得广东人都欠观音山一张门票,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