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清朝大内侍卫真实样子:虎背熊腰,武艺高强,图六面带杀气


一谈到宫里的侍卫,大家都会想到那些清宫剧里又帅又厉害的大内高手,但历史上真正的大内侍卫是不是和清宫剧里面演的一样呢,今天我们就用一组照片来看看历史上真正的侍卫长什么样子。这张照片里的就是清朝的宫廷侍卫。


作为封建社会里面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大内侍卫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皇宫的安全。这些侍卫谈不上都是武林高手,但他们的武功水平基本上都在军队之上。他们里面有些是王公贵族,有些是从军队里选出来的武功最好的人。这张就是清朝时期乾清宫门外的侍卫的照片。
这些侍卫都是由侍卫处管的,分别有六个领侍卫内大臣和六个内大臣,当然还有一些散秩大臣。570多名侍卫里面有很多都是皇亲贵族,分为一等,二等和三等三个阶级的侍卫分别有60人,150人,270人,还有90个蓝翎侍卫。除了这些侍卫之外,在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武功很好的侍卫,例如粘竿处,善扑营与武备院等等。这张是在1863年拍下的醇亲王和两名侍卫在南苑军营里的合照。

这张照片里的就是经常培养出大内侍卫里的精英的善扑营。说到善扑营就肯定要提到“康熙灭鳌拜”这件事。在顺治死了之后,才八岁的康熙就当上了皇帝,但是这个时候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独揽政权,为所欲为,根本不搭理小康熙。当初就连大内侍卫都是鳌拜管理的,所以不可能倚靠侍卫除掉鳌拜,所以康熙才从民间找到了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天天训练他们摔跤,这才把鳌拜扳倒了。这些少年们就是善扑营的第一批人。
善扑营是侍卫处管理的,而且还有一些皇亲国戚当都统以及副都统,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皇帝的安全,在皇帝出去打猎的时候陪在皇帝的身边。他们还会负责表演一些助兴节目。在皇帝与蒙古王吃饭的时候他们就和蒙古人摔跤。如果在摔跤的时候皇帝看上了哪个武功很高的蒙古人,也会封他为侍卫。这张就是1909年在木兰围场的蒙古摔跤手的照片。
这张就是后来支持溥仪复辟的辫子军首领张勋,当时他是宿卫端门御前护卫。张勋本来是袁世凯的部下,后来还和他一起去山东剿杀过义和团。在1901年的时候张勋就被调到北京保护慈禧和光绪去了。可能是他觉得自己“深受皇恩”,所以才在1917年的时候带着辫子军去教唆溥仪复辟,还给自己整了个“忠勇亲王”的头衔,但是这场复辟才维持了12天就结束了。

这张照片里的就是清朝末期的皇帝陵墓侍卫。在清朝皇陵本来就有守陵的大臣保护,但是在雍正年间还多派了四个乾清宫侍卫,四个御前侍卫以及四十个普通侍卫一起去了皇陵。其他的侍卫一般都是在皇陵周围建造府邸,而大内侍卫则是在侍卫城里住着。这张照片里拿着兵器的两个侍卫看起来就是高手。
这张在1901年拍下的清末时期的皇陵侍卫分别站在路两边,看起来还是有一种威武的感觉;但是奈何那时候的清朝已经快灭亡了,就连慈禧都带着光绪跑了。之后大量外国列强入侵了北京,还在皇陵拍了好多照片,完全不把这些侍卫当一回事。其实那时候已经是热兵器时代了,但这些护陵侍卫还是用刀或者拳脚来对抗列强,很显然他们已经和时代脱轨了。